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活力和规范秩序的根本保障。近几年,市场监管领域“过罚不当”“以罚代管”“罚而不管”引发的争议多,企业、群众反映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声音”多,对于公平公正监管的诉求更多。市场监管执法领域面临“既要又要还要”的困境,“一难两难多难”问题不断涌现。作为协调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执法部门,如何将“清廉执法”与“服务型执法”贯穿于执法工作全过程,不断改进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实现政治效应、法律效应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更好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保障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市场监管执法实际中的困境
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双重影响,不少市场主体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发展面临预期不稳、成本上涨、资金链紧张等诸多困难,生产经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对监管执法的溢出效应和叠加效应更为敏感。同时,执法人员面临兼顾严格执法与柔性执法,职业打假人“没事找事”式的打假维权与后疫情时代实体经济复苏的举步维艰等矛盾。具体表现为:
一是自由裁量空间大反而导致执法人员“不敢为”。自由裁量在内容与本质上是伦理性裁量,它所依据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正当观念、合理标准。不同区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案件的违法行为性质、违法情节轻重程度等因素使得执法人员在把握案件“罚”与“不罚”“罚多少”时,存在宽严不一、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等执法风险。该局有XX个办案机构,分别对应不同的乡镇,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办案机构内部能做到统一裁量,但横向对比存在一定地域差异,这也致使执法易遭受相对人单位的“不公正”的指责。同时,缺乏细化的裁量标准使得所查处案件的适当性和合理性受到不清楚具体案情的上级、法制、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质疑。面对来自有关方面的指责,极易造成基层执法人员心理的变化。想为,怕乱为,……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浅析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下一篇:部队要在克服形式主义上下狠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