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魏晋南北朝美学的流变与玄、佛哲学

10-29 笔杆子素材库

魏晋南北朝美学作为“中国美学大转折的关键”(宗白华语),其重要地位已日愈为人们所注重,特别是其美学观念和哲学思潮之间的关系,作为可能揭开这一时期美学流变之谜的途径之一,正逐渐成为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这一现象令人兴奋,它反映了美学史和文艺史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但要指出的是,这种研究目前还停,留在诸如分析玄言诗,探究佛教艺术这样一种外围的,现象的层次上,而时代的审美意识和哲学理性在认识论和价值观上的更深层、更本质的内在联系却相对来说被忽略了。笔者认为,魏晋南北朝美学和艺术在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转折和流变,正是以哲学思潮的逻辑演化为先导的。换言之,哲学理性从魏晋玄学向南朝佛学的嬗递,成为这一历史阶段审美意识发生相应跃动的直接参照和重大契机。不了解这种更深层、更本质的内在联系,恐难真正把握魏晋南北朝美学的整体机制和发展轨迹,本文正是为揭示这种内在联系所做的一点尝试。

一、玄、佛哲学与审美理想的变迁

这一时期哲学对美学和艺术的渗入首先带来了审美理想的变迁。我们知道,先秦两汉所崇尚的审美理想集中在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上。儒家偏于追求一种“外王”型的实践性、事功性人格(1),道家则偏于向往一种与物齐一的主体无限之境(2),显然,无论是儒家的“巍巍’成功人格,还是道家“弘大”的天地精神,都是以大为美,以阳刚为上,而且更为重要的,其壮美理想虽都与主体有关,但在总体倾向上却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感性的形态。前者以秦皇兵马俑为代表,后者则以汉大赋、霍去病墓前石雕为最典型。但自建安始,这种偏于外在,感性的壮美理想,便发生了向内在的理性层次转换和掘进的历史变迁。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