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分级管理实施效果研究

10-29 笔杆子素材库
当前,由于商事制度改革,征管对象数量已显得庞大,并且每年还在不断增长。据统计,我国约有4000多万户企业及个体纳税人,还有数以亿计的自然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形成了最基础的信用要素。面对极速增长的户管数量,我国现有的征管难以有效地进行匹配管理。以A为例,统计至201x年底,一线征管岗位的税务人员约为41名,但所辖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达到36346户(所辖自然人由于存在征管随机性暂未列入统计),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对应关系平均达到了1∶886,而这个比值,在长春市其他区,甚至超出了1∶1000。按照最近一次征管改革调研统计,能实施正常、有序管理的工作量,每位管理员一般控制在百户以内。征管量的比重失衡不可避免地带来管理的失重。若要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必须把管理的精力有效分配,由此,带来了区别化分级管理的理念。借鉴商事登记改革中有效利用“信用”工具的理念,进行税收管理的革新。
  为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促进诚信自律,有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以下简称“信用管理办法”),形成了最新的信用评级标准,规定了相应的征管对策,并开始强调税务机关的内部协作和外部信息共享,强化信用记录在行政管理事项中的联合应用。然而,通过实施该公告,以及通过“信用不同、等级不同、待遇不同”的实质支持,引导纳税人“积极向善”的所达到的效果究竟怎样,值得研究。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信用是指能够履行诺言而取得的信任。纳税信用管理,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信息开展的采集、评价、确定、发布和应用等活动。纳税信用分级管理,是由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转变的过程。在纳税信用分级后,实施不同信用级别纳税人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案,即为纳税信用分级管理。根据《信用管理办法……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