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强化政治担当,高位部署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
(二)深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三)畅通举报渠道,深挖问题线索
二、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整治突出问题
(一)严查惠农政策落实中的“微腐败”
(二)整治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乱象
(三)规范执法监管中的权力运行
三、深化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成果
(一)推进制度废改立,扎紧权力笼子
(二)强化基层监督,织密监督网络
(三)深化以案促改,提升治理效能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当前存在的短板弱项
一是问题发现机制有待完善
二是基层执法队伍能力薄弱
三是制度执行存在温差
(二)下阶段重点工作计划
一是构建智慧监督平台
二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
三是深化“清廉农企”建设
四是开展“回头看”专项检查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
农业农村局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报告
一、强化政治担当,高位部署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
局党组深刻认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基层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时间成立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局长及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任副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制定《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方案》,明确“问题排查、集中整改、建章立制”三阶段目标,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召开全局动员部署会,要求各科室、下属单位及乡镇农综中心把专项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责任状,构建“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直接主抓、业务科室具体落实”的责任链条,确保压力传导到神经末梢。
(二)深化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将警示教育贯穿整治行动全过程,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3次,开展“以案为
……略……
,对2家保险公司提出黄牌警告。建立惠农资金发放“双审核、双公示”制度,在村务公示栏和局官网同步公开补贴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二)整治集体“三资”管理中的乱象
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专项行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126个村集体经济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清理不规范合同48份,追缴拖欠承包费56万元。针对某村虚报土地流面积骗取产业扶持资金问题,给予村支书党纪处分,追回资金28万元。推广“村账乡代理”电子监管平台,实现村级财务收支实时动态监控。建立集体资产资源交易“阳光招标”制度,今年以来通过公开竞标新增集体收入120余万元,平均溢价率达18%。
(三)规范执法监管中的权力运行
在动物检疫、渔政执法等领域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治,查处违规出具检疫证明案件2起,没收非法所得3.5万元。针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中的苗种质量监管漏洞,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取消3家不合格企业参与资格。开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化肥案件12起,涉案金额45万元。在宅基地审批、土地承包仲裁等窗口单位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设置“好差评”系统,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
三、深化标本兼治,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成果
(一)推进制度废改立,扎紧权力笼子
针对专项整治中暴露的监管漏洞,修订完善《惠农补贴发放管理办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12项,新增《农业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清单》等规范6项。在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开展“制度执行提升月”活动,组织制度宣讲会8场,开展制度执行专项检查4次,整改问题23项。建立“微权力”负面清单,梳理出项目审批、资金分配等18个廉政风险点,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56条。
(二)强化基层监督,织密监督网络
在全县所有行政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廉政监督员,聘请乡贤、老党员担任廉政观察员,构建“村监会+观察员+群众代表”的基层监督体系。开展“清廉村居”创建活动,打造示范村22个,推广“村事民议、村财民管、村务民督”自治模式。建立“码上监督”平台,群众扫码即可查询村务、在线投诉,平台运行以来收到有效诉求186件,办结率100%。将整治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体系,对问题多发的乡镇实行重点管理,约谈主要负责人6人次。
(三)深化以案促改,提升治理效能
对专项整治中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解剖麻雀”式分析,形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案件剖析报告》等警示材料5份。召开全县农业农村系统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廉洁家访”活动,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农田灌溉、农产品滞销等实际问题320件。建立“乡村振兴廉政档案”,将重点岗位人员廉洁情况与职务晋升、评优评先挂钩,今年以来有2名干部因廉政问题被取消晋升资格。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当前存在的短板弱项
一是问题发现机制有待完善。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群众存在“怕得罪人”心理,主动监督意愿不强。二是基层执法队伍能力薄弱。部分乡镇农综中心人员年龄老化、专业素质不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管存在盲区。三是制度执行存在温差。个别单位对政策理解存在偏差,_裁量权使用不够规范,如产业扶持项目验收标准把握尺度不一。
(二)下阶段重点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