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保障广大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自[开始时间]起,我市组织开展了“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工作。此次检查聚焦校园餐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配送管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等重点环节,通过部门联动、全面排查、严格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聚焦重点真抓实干,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校园餐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我市以专项整治监督检查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全力保障校园餐质量安全,在规范管理、隐患排查、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整治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场监管、教育、卫健、农业农村等12个部门组成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X市“校园餐”……略…… 食材采购、加工操作、人员健康等数据,实现风险预警和动态监管。专项整治期间,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发现并处理异常数据线索150余条。例如,市中学食堂通过“明厨亮灶”系统,家长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孩子用餐的制作过程,有效提升了家长对校园餐的信任度。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共治氛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发布宣传信息800余条,制作食品安全科普视频12部;在学校设立宣传栏1500余个,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份。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为学生、家长和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120场次。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受理、认真查处,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校园餐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剖析精准查摆,校园餐管理仍存突出问题
尽管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检查中也发现“校园餐”管理领域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薄弱环节,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学校对校园餐安全重视程度不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责任分工不明确、日常巡查流于形式等问题。例如,X县某小学虽制定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但未明确各岗位具体职责,导致食材验收、加工等环节出现监管漏洞。一些校外配送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淡薄,为降低成本,在食材采购、配送过程中不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校园食堂和校外配送企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缺乏系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全市校园餐从业人员中,持有食品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的仅占65%,部分人员对食品加工操作规范、卫生要求掌握不熟练。如X区某幼儿园食堂工作人员在加工食品时未严格遵守生熟分开原则,增加了食品交叉污染的风险。此外,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新入职人员培训不到位,也影响了校园餐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硬件设施和环境卫生有待改善。部分农村学校和老旧学校食堂硬件设施陈旧落后,厨房面积不足、功能分区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冷藏冷冻、消毒保洁等设备。例如,X市某偏远乡镇学校食堂没有专用的食材冷藏设备,夏季食材容易变质。一些学校食堂环境卫生不达标,存在地面潮湿、墙面污渍、蚊虫滋生等问题,餐具清洗消毒不彻底,直接影响学生用餐安全。校外配送企业的配送车辆也存在清洁不及时、保温设施不完善等情况。
(四)营养搭配不够科学合理。多数学校食堂在菜品设计上缺乏专业营养指导,存在菜品单一、营养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学校食堂为迎合学生口味,过多提供高油、高盐、高糖食品,而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等食物供应不足。例如,X中学食堂连续一周的菜单中,蔬菜种类仅为3种,难以满足学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同时,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不足,学生挑食、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三、立足长远精准施策,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针对当前“校园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学生用餐安全和营养健康,现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压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管体系。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督促学校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长、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岗位职责,将校园餐安全纳入学校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加强对校外配送企业的监管,严格准入门槛,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完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教育、卫健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形成监管合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