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认清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准确把握极端天气变化的新特征新趋势
一是突发性增强
二是极端性突出
三是链发性明显
(二)深刻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是提升县域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三是应急体系不健全
四是科技支撑不足
二、完善_机制,全面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效能
(一)健全组织指挥体系
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指挥体系
二是建立专家决策支撑体系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体系
(二)优化应急预案体系
一是修订县级总体应急预案
二是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三是编制基层应急处置方案
(三)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一是完善监测站网
二是提升预警能力
三是畅通发布渠道
三、强化能力建设,夯实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一)加强救援队伍建设
一是专业救援队伍
二是基层应急队伍
三是社会应急力量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防洪排涝工程
二是抗旱水源工程
三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四是应急避难场所工程
五是生命线工程加固
(三)加强物资保障能力
一是物资储备体系
二是物资管理体系
三是物资调配体系
四、强化风险防控,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一)加强隐患排查整治
一是全面排查
二是科学评估
三是分类整……
县委书记在极端天气应对与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极端天气应对与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县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多发频发态势。202x年,全县共发生暴雨洪涝灾害XX次、干旱灾害XX次、大风冰雹灾害XX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XX亿元,受灾人口达XX万人次。特别是XX月XX日发生的特大暴雨,导致XX个乡镇受灾,暴露出我们在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抢险救援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当前,我县正处于主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降水较常年偏多XX%,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多发,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下面,我就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准确把握极端天气变化的新特征新趋势。近年来,我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突发性增强。强对流天气从生成到影响的时间大大缩短,202x年有XX次强降雨过程预警时间不足3小时。二是极端性突出。去年XX站日最大降水量达XX毫米,突破历史极值;XX镇最高气温达XX℃,创历史新高。三是链发性明显。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几率增大,去年XX次暴雨中有XX次诱发地质灾害。这些
……略……
加强应急值守,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要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责。2025年,全县要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二)优化应急预案体系。要着力完善"1+N"预案体系:一是修订县级总体应急预案。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现行预案进行全面评估和修订,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针对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不同类型灾害,制定完善专项应急预案。三是编制基层应急处置方案。各乡镇、村(社区)要制定简明扼要的应急处置方案,明确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关键要素。要注重预案的实操性,避免照搬照抄、流于形式。要定期开展预案评估,建立动态更新机制。要加强预案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要推进预案数字化管理,建立电子预案库。要开展实战化演练,今年每个乡镇至少开展2次综合性应急演练。要建立预案考核机制,将预案管理纳入年度考核内容。2025年,要形成覆盖全面、衔接有序、管理规范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各类预案管用、好用、实用。
(三)完善监测预警机制。要重点加强三个方面建设:一是完善监测站网。新建自动气象站XX个、水文监测站XX个、地质灾害监测点XX个,扩大监测覆盖面。二是提升预警能力。建立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多部门联合预警机制,提高预警准确率。三是畅通发布渠道。完善电视、广播、短信、新媒体等多渠道预警信息发布体系,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要完善预警响应机制,明确不同级别预警的应对措施。要加强预警信息管理,严格信息审核发布流程。要建立预警效果评估制度,不断提高预警质量。要加强基层预警员队伍建设,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灾害信息员。要推进预警技术研发,提高短临预警能力。2025年,要建成覆盖全面、反应灵敏、精准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灾害预警准确率达到XX%以上,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XX%以上。
三、强化能力建设,夯实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一)加强救援队伍建设。要重点打造三支队伍:一是专业救援队伍。加强县消防救援大队建设,组建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专业救援队伍。二是基层应急队伍。每个乡镇组建不少于XX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每个村(社区)组建不少于XX人的应急小分队。三是社会应急力量。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和管理。要完善队伍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要加强装备建设,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设备。要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队伍业务能力。要组织实战演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要建立队伍备勤制度,确保随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要加强队伍保障,落实待遇和保险。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调动队伍积极性。2025年,全县要建成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基层队伍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开展抢险救援。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一是防洪排涝工程。推进XX河、XX河等重点河流治理,完成XX公里堤防加固。二是抗旱水源工程。实施XX水库扩建和XX引水工程,增强抗旱能力。三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对XX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四是应急避难场所工程。新建改建应急避难场所XX个,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标准化避难场所。五是生命线工程加固。对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进行防灾改造。要科学规划工程布局,优先治理高风险区域。要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发挥效益。要完善工程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和经费。要加强工程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建立工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工程建设需要。2025年,全县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要得到明显改善,防洪能力达到XX年一遇标准,抗旱能力显著提升。
(三)加强物资保障能力。要完善三个体系:一是物资储备体系。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储备"原则,建立县、乡、村三级物资储备网络。二是物资管理体系。建立物资台账,实行信息化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三是物资调配体系。完善物资调用程序,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调拨。要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数量,重点储备编织袋、救生衣、帐篷等抢险救灾物资。要合理布局储备库,在灾害高风险区增设储备点。要建立物资轮换制度,避免过期浪费。要加强物资质量管理,确保安全有效。要建立社会化储备机制,与超市、企业签订代储协议。要开展物资保障演练,检验保障能力。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物资储备需要。2025年,要建成布局合理、品种齐全、管理规范的物资储备体系,确保灾害发生后12小时内首批救灾物资运抵灾区。
四、强化风险防控,筑牢防灾减灾防线
(一)加强隐患排查整治。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全面排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危险区、水库堤防等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二是科学评估。组织专家对隐患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建立隐患台账。三是分类整治。按照"一点一策"原则,采取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措施消除隐患。要建立隐患排查责任制,明确排查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