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败诉原因分析
(一)不履行法定职责或给付义务,导致行政不作为案件案发量逐步提高
(二)房屋征收领域案件多发,各单位属地责任意识不强
(三)与法院对接主动性不足,对法院具有案件最终裁决权认知不够
(四)法律顾问效能发挥不完全,“跟案”变“跟线”从源头把控风险能力有待提升
(五)行政优益权行使不规范,未能有效降低行政协议案件败诉率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二是增加复议案件实质性化解力度
(二)落实各项工作机制
二是压实行政应诉承办单位主体责任
(三)持续做好与法院对接沟通工作
……
区202x年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工作情况报告
为推动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取得实效,切实解决行政诉讼发案量大、败诉率高问题,现将我区202x年度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x年,全区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审结XX起,占全市各县区行政案件的XX%,全市行政诉讼发案量最高。已审结案件中败诉XX起,败诉率XX%,比去年降低XX%,但在全市各县区中败诉率最高。因房屋征迁不规范引发败诉案件XX起,占败诉案件总量的XX%;行政处罚类案件XX起,占比XX%;行政不作为引发的公益诉讼XX起,占比XX%。
二、败诉原因分析
(一)不履行法定职责或给付义务,导致行政不作为案件案发量逐步提高。
群众向行政机关申请履行某项法定职责或公开一些信息,行政机关未及时处理,
……略……
房屋征收领域案件多发化解存在难度,但并非意味着所有衍生案件的败诉都无法避免。从现有败诉案件来看属地诉讼主体意识不强也是导致案件败诉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一是认为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则应由区级层面对接诉讼,与属地单位关系不大,配合度较低,如在举证、研判、对接、化解等方面主动性不强,存在“挤牙膏式举证”以及“化解工作推不动”等现象;二是在出庭应诉方面积极性不高,或者出庭不发声,不利于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三是担当作为意识薄弱,个别单位存在“等法院判”“法院判多少给多少”等思想认识,在同一事件产生多次败诉的情况下,仍未主动介入解决,导致后期还存在极大败诉风险。
(三)与法院对接主动性不足,对法院具有案件最终裁决权认知不够。
对于行政争议,在法律适用及司法裁量权范围之内,法官具有对案件处理结果的决定权,对行政机关的影响较大。但从现有状况看,各行政机关与法院沟通紧密度有待提升。还有的单位未能正确认知法院才具有对案件的最终裁决权,未能认识到生效的案件对同类案件的审理判决影响巨大,与法院沟通不够顺畅,主动作为意识有待提升。
(四)法律顾问效能发挥不完全,“跟案”变“跟线”从源头把控风险能力有待提升。
区政府为各街道聘请了政府法律顾问,司法局为每个街道安排了专门律师,要求其按照《处理基础性涉法事务法律顾问日常工作职责》的要求,开展包括对重要法律文书及其他涉及法律法规的文件出具合法性审核意见、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参加重大决策研讨、对群众来信回复指导等工作职责在内的工作。各街道应当增加与政府法律顾问的对接,提升政府法律顾问效能,自行政行为作出前即由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最大程度确保行政行为合理合法。
(五)行政优益权行使不规范,未能有效降低行政协议案件败诉率。
通过对202x年案件统计,XX起败诉案件中有XX起系因行政协议败诉,占我区败诉案件的XX%,规范行政优益权的行使迫在眉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在履行行政协议过程中,针对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变更、解除协议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单方面变更、解除协议的行政行为即为行政优益权。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将行政争议纳入行政复议渠道,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202x年度行政复议案件数量XX起,与202x年相比案件数量增加XX倍,2025年1月已收复议案件XX起,预计2025年复议案件在XX起左右。二是增加复议案件实质性化解力度。202x年审结行政复议案件XX起,其中调解或申请人撤回后终止案件XX起,占行政复议决定的XX%;确认我区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案件XX起,综合纠错率为XX%;复议后转诉讼案件已结XX起,0败诉。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让行政争议在行政机关内部解决,最大限度实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