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要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等重大关系。职业教育领域,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这为职业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担当作为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人才是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智力资源。新质生产力发展不仅需要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也需要掌握新质生产工具使用方法、在前沿技术转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具备工匠精神、精湛技术、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新工匠”。一定程度上讲,“新工匠”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生成和发展的主体性力量。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同频、紧密衔接的教育类型,肩负着为新质生产力培养“新工匠”的重任,发挥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使生产关系很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数智时代,高职院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明晰新质生产力和高职院校的内在关系,行动逻辑是立足核心素养培养“新工匠”,实践理路则是遵循“新工匠”的成长规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思路,加快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工匠”培养模式。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参考。
培育“新工匠”,要紧扣各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科技创新,其发展必然牵引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各关键环节的循环升级和螺旋式上升。高职院校要积极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涌现的新业态、新职业、新产业、新动能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专业调整优化机制,适应产业、岗位迭代发展,改造传统专业,动态拓展专业方向,超前布局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专业,推动专业建设快速响应产业变革最新需求。高职院校在确定“新工匠”培养目标时要突出需求导向、职业导向,深入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将“新工匠”培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列入培养目标,并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动态更迭,以持续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培育“新工匠”,要坚持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弘扬工匠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工匠”培育的全过程、各环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要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新工匠”成才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新质生产力发展潮流中。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