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新时代,充分利用和发挥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巨大能量,用数字要素赓续中华文脉,大力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富有时代特色和内涵的文化品牌,为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活化与创新路径。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一、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道德观念和生活哲学,是实现价值引领和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因此,也成为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实现“以文化人”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数字技术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重要引擎。
数字技术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实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观念及道德追求,有助于提升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数字新媒体、网络课程等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尤其“Z世代”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受众面,更有利于贴近群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例如,202x年举办的第六届厦门市中小学创客大赛,以“数字赋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不仅让广大学生更加便捷、直观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蕴含的精神价值,其创新成果也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学习。
数字技术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最为朴素的人文思想、道德理念和政治智慧,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导向。借助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思想精华,对古文化街区、名人故居、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能真实、立体、形象、生动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有利于提升人们思想认知、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水准,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也增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例如,XX市打造完成的汉沽飞镲赵满宗、祥音法鼓田文起、庆音法鼓傅宝安、京东大鼓倪万珠等4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结合现代音乐通过微视频等方式进行了有效传播,引发积极关注和好评。可见,借助现代化的数字载体,可以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会、教育群众、推动发展的功能,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惠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数字时代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文化幸福感。因此,要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文化发展理念,创新实施数字文化惠民工程。
数字技术增强了群众的文化体验感、获得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数字技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等的限制,通过多种手段丰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表达方式,突破传统的讲述模式,使受众更有沉浸感、体验感。例如,利用数字技术展现“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融汇文化历史科技元素,让市民游客可沉浸式观展。同时,数字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展现能力。敦煌研究院开发的数字敦煌平台,通过资源库、素材库和数字藏经洞,设置“数字敦煌”“丝序”等展示区域,建立线上体验平台,既让敦煌石窟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又让更多的人体验到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数字技术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满意度、幸福感。《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当前数字化技术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场景。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立足传承传播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多元文化体验,有利于实现文化悦民、文化智民。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针对每个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实现文化内容的精准共享,提高受众的文化满意度。例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采用8K技术录制直播经典话剧《茶馆》,在抖音、微博等相关平台均获得超百万人次的观看。可见,数字技术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快捷、有效,更有利于实现优质文化的共建共享,极大地激发出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创作热情。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