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11-01 笔杆子素材库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决心

(一)以党建为引领,破解乡村治理难题。X紧紧牵好党建这个“牛鼻子”,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以“一个支书、一支队伍、一个中心、一个机制、一条路子”“五个一”行动总揽农村党建,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广泛发动党员参与农村“五治”。建立完善“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选优配强党小组组长,并明确党员中心户“五治”相关帮带任务,有效带动“五治”工作落细落实”;对党员强化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党员把相关知识传递到群众之中;突出党员示范,建立党员干部与农村“五治”领岗认责和联户包保制度,推动机关党员下沉一线,听民声、汇民意、解难题,用心用情解决农村“五治”问题和困难,加强党员与农村“五治”的紧密联结;开展“党员家庭示范户”评选活动,推动全体党员带头签订“两书”,发挥示范作用,为农民群众树榜样、立标杆。

(二)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领导。成立了农村“五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掌握推进情况,安排部署重点工作;打造领导、目标、政策、机制、保障“五位一体”链条,做到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努力构建协同推动、齐抓共建的局面。出台《X农村“五治”工作行动方案》及5个子方案,全力做好顶层设计,用心谋划“作战图”。出台督导、验收等内容配套制度19个,制定《X202x年农村“五治”工作考评细则》,强力加强督导考核,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着力拓宽筹资渠道,整合多方资源,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加强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着力为农村“五治”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

(三)坚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X立足农村短板弱项,做足做实农村“五治”,工作成效显著。“治房”方面,坚持“清、建、管、用”多措并举,建立宅基地档案,编制村庄规划,改造、整治和盘活宜居农房、危房和闲置宅基地住宅。“治水”方面,坚持“三水同治”,实施供水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和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治理多条黑臭水体,有效满足了农村用水需求,提升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治垃圾”方面,紧盯“四个环节”,采取“五点减量法”,突出“干湿分类”,建立并完成多个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收集站和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治厕”方面,统筹推进治厕治水同治、室内室外厕所同治、公厕私厕同治,坚持“新改”户厕一体化推进;充分发挥科技作用,以数字化平台推进公厕常态化管理。“治风”方面。紧盯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全面落实《承诺书》《倡议书》和村(居)规民约,规范完善红白理事会,全面加强监督考核,有效遏制农村不良风气,推动农村新风气持续好转。

(四)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竭心尽力把工作推向深处实处。一是问需于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坝坝会、入户调查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摸清农村“五治”短板和弱项,及时倾听群众心声,掌握群众需求,做到心中有数。二是问计于民。通过X市融媒问政等平台,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蹲点调研、暗访督导等,同步征集群众意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三是问效于民。通过开通12345、12388举报热线,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拓宽意见收集和调查渠道,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了解农民群众对农村“五治”的满意度,为实现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落实“三个下沉”,竭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X落实“三个下沉”,全方位推进农村“五治”工作落实落细。一是调研下沉。区(市、县)党政一把手和市级各牵头部门主要领导下沉乡村,深入农村,建立联系互助点,做好蹲点调研,“领衔建设‘五治’示范点25个”。二是工作下沉。通过入户走访、坝坝会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做好农民群众思想工作,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开展暗访督导,及时整改问题,推进工作落实。三是技术下沉。着力建好技术人才队伍,聘请专家、技术人员下村开展技术指导和相关服务。同时,印发农村“五治”技术指南、工作手册等相关资料,做好技术指导。

二、认清形势任务,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一)农民群众参与意愿不高。从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农民群众思维固化、僵化,对农村“五治”的认知度和重要性认识不高,存在认知偏差;主人翁意识不强,认为农村“五治”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特别是部分农民群众存在利益取向问题,把农村“五治”与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缺乏积极性,参与性不强。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够明显。部分农户受生活习惯影响,自觉维护环境的主动性不强,乱搭乱建、乱扔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露天养殖等行为依然存在,农村环境整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时有发生,群众积极性不高,在闲置农房盘活、宜居农房改造工作中投工投劳意愿不强,进而影响到农村环境整治效果。

(三)农村“五治”面临资金缺口。X投入大量资金推进农村“五治”,“整合资金近30亿元,争取上级资金9000多万元,落实市级财政资金3亿元,保障了项目实施。”目前,资金投入主体以政府为主,财政投入有限,尤其是乡镇财力不足,与农村“五治”实际所需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四)农村“五治”运营管护难。由于主体责任缺位或空位、管护机制不完善、保障缺失、队伍建设不足等因素,农村“五治”存在后续管护难问题,严重影响到治理效果和项目长期化运营。

(五)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现实情况表明,X农村“五治”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广大农民群众和部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同时引导部分企业等社会力量来推动农村“五治”,但受利益导向、未来预期、市场风险等多种因素影响,社会力量参与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三、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

今年,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高,农村厕所改造质量稳步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农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听民意汇民声,广泛收集农民群众意见建议。农村“五治”效果如何,农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是深入推进农村“五治”,促进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正确制定有效措施的重要条件。一要设立民意收集点和意见箱,为农民群众搭建起民意反映最便捷的通道,推进农民群众问题反映常态化。设立群众意见收集员,派专人负责“五治”清单和问题信息的收集、记录和梳理,并及时跟进处理。二要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坝坝会、联户会、村民代表会、进村入户等方式找问题、盯“痛点”,广泛了解工作开展现状,收集群众意见和要求,掌握民之所想、所需,解决民之所忧、所盼。三是开展常态化巡查,查变动、找问题、集诉求,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村“两委”和相关部门专职人员对农村“五治”突出的问题建立台账,逐项跟进,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全程把控发展动态。

(二)加强跟踪反馈,开展追踪调查,增强农村“五治”持续问效的实效性。提高农村“五治”质量,跟踪反馈非常重要。追踪农村“五治”决策实施、建设过程、项目质量、治理效果、问题整改、群众满意度等方方面面,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调整政策,优化措施,提升工作质效。首先,打造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跟踪反馈体系,打造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各有侧重的链条,将其作为改进农村“五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其次,建立并持续更新信息数据库。通过定期采集农村“五治”全过程、全领域的相关信息,建立相关数据库,搭建起一个数据互动、积极高效的沟通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共用,并根据调查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库,以满足各项工作需要。再次,做好多层次、多方式跟踪调查,深化信息的分析和研判。通过电话、坝坝会、座谈会等方式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技术服务队伍以及农民群众等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内容上可涵盖政策落地情况、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整改督查、运营管护、队伍配置、建议采纳等诸多方面,确保跟踪反馈贯穿于农村“五治”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要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甄别、筛选、分类和统计,做好分析和研判。最后,做好双向信息反馈。反馈要做到双向,既要面向政府、乡镇部门,也要面向农民群众和其他责任主体。反馈结果是推进相关部门完善政策、调整措施、加强整改,提升“五治”质量的数据来源和重要依据,也有助于推进农村“五治”公开化、透明化,确保农村“五治”在阳光下运行。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