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社会上对“上学难”、“上学贵”的呼声比较高,特别是对医疗和教育有较多的意见,有的人甚至认为这些问题是改革造成的,并以此作为否定改革的一条重要现实依据。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应作理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教育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一点首先要充分的肯定。这些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初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全国的“两基”教育,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经过20多年的工作,基本上实现了。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实在是不容易的。二是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从1999年扩招以后,不到十年功夫,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众化阶段。扩招以前,我们每年只招108万大学生,到了20xx年,我们招546万大学生,平均每年扩招50多万人。我们现在在校的大学生是25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达到这个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西方国家用了上百年的时间,我们只花了不到十年时间。这些成绩为我们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社会上也出现了“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为什么产生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客观的原因。我们调查这一代人的家长,这些家长出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他们上学的时候遇上“文化大革命”,到考大学的时候,因为1966年以后大学就停招了,一直到1977年,小平同志说了话才重新恢复高考。他们这一代没有上大学。到他们工作了,又遇上经济建设,人才难得、人才贵,有学历、有文凭的人工作好找,得到重用,待遇也好。所以这一代人都想要求子女能够上大学。我们做过几次调查,到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孩子的家里去访问,80%以上的家长都希望他的子女能上大学。包括……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发展经济,“口号”的作用很有限
- 下一篇: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