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县检察院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做好未成年人心理矫治工作

10-27 笔杆子素材库
县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积极探索,将心理疏导机制引入案件办理,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树立信心,改过自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共对4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名被害人进行了心理疏导,建立不诉、缓刑跟踪帮教档案9份。
  一、成立心理疏导机构,明确工作重点。该院制定出台了《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实施细则》,在心理师咨询协会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作为常驻专家,针对问题,因人施教。由心理专家与辅导对象进行定期会见,沟通交谈,一对一全程辅导,疏导和缓解辅导对象的不良情绪,使犯罪嫌疑人能真诚的认罪、悔罪。心理专家根据辅导对象参加疏导前后的对比情况,制作《心理疏导评估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矫治意见,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改正不良品行,重树生活信心,实现最佳的办案效果。
  二、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突出疏导对象。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将社会调查作为心理疏导的前置程序。案件承办人员在全面认真阅卷的基础上,针对未成年人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开展社会调查,将有明显心理偏差、行为偏差,家庭教育、成长环境等存在严重问题的未成年人作为心理疏导的重点对象。承办人员及时与特聘心理专家进行沟通,制定出详细的疏导计划。承办人员负责将参与心理疏导的人员、疏导过程、档案进行保密管理。
  三、建立双向疏导机制,强化疏导效果。不仅加强对涉案未成年人的疏导帮扶,也注重对涉案未成年人家长的心理疏导,力求疏导效果最大化。如韩某某故意杀人时刚满14周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缺乏关爱和家庭管教,性格乖张。根据韩某某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辅导计划,利用心理测评、沟通谈话,对其进行心理矫正和引导,逐渐消除其内心压力和抵触情绪,韩某某从极度不配合到打开心结,主动与承办人员交谈,交待了自己作案……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