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形象是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形象感知。中外合拍纪录片是国际社会感知乡土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反映中国乡村数十年发展变迁的影像记录。以近十年来10部优秀中外合拍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像符号文化表征分析,以及“展面与刺点”理论等视觉框架理论,探讨中外合拍纪录片是如何进行乡土中国形象塑造与对外传播的,对于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发现,中外合拍纪录片主要呈现了“风景壮丽而多姿”“人民勤劳而坚韧”“物质生活逐渐富足”“民族文化丰富而深厚”等四个维度的乡土中国形象。善用“山”“路”“房”三大视像符号来反映改革开放、脱贫攻坚以及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乡土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善于通过“细节的呈现”和“时间的对比”来激发国际受众的情感认同。
乡土中国形象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整体感知。纪录片作为呈现乡土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是受众感知乡土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乡村纪录片中呈现最多的是“落后贫穷、传统保守”的乡村样貌,新世纪以来,随着乡村青壮劳力投身于城市建设大潮,纪录片又开始展示“现代化发展中失落”的乡土中国形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乡村建设得越来越好。那么,国际社会对乡土中国的印象是否还停留在以前的刻板印象呢?对外传播的中外合拍纪录片将乡村的文化与精神予以视觉化,向世界展示了当代乡土中国的现实图景。本文以近十年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0部优秀中外合拍纪录片为样本,借助视觉框架理论对其进行深度内容分析,以期挖掘近十年来乡土中国形象对外传播的特点与规律。这对于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乡土中国形象的视觉框架类型及其主题呈现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