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史学遗产与民族传统

10-29 笔杆子素材库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对当时和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史学著作,积累起厚重的史学遗产。历代史学遗产以其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和深刻的启示,不但给后人提供了行为龟鉴,而且影响到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培育出优良的民族传统。发掘与探索中国历代史学遗产,继承与发扬史学遗产中蕴涵的民族传统,可以使我们认清中国社会所走过的历程,把握中国历史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主旋律,从中得到借鉴和启迪。
  一、史学遗产是汲取历史智慧的源泉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刻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的民族,居今识古,以史为鉴,引古筹今,古为今用,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民族传统。史学遗产最显著的价值,就是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特征,反映特定时代人们的思想境界与精神风貌。发掘和继承中国史学的优秀遗产,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有助于世人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社会历史演变的规律,增强自身的历史感和现实感,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自觉投身于社会历史运动,积极参与历史的创造活动,为现实社会服务,把人类社会纳入良性发展和理性运转的轨道。
  中国古代史学家和思想家非常注重考察社会的变迁与学术发展的互动关系,明确揭示出史学遗产的时特征。先秦时期的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在孟子看来,《诗经》代表三代王朝兴盛统一的时代,而《春秋》则代表诸侯争霸的分裂割据时代。西汉司马迁撰《史记》,认识到“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后人之所以要认识古人的所作所为,目的是要给自己找到一面镜子,汲取古人的智慧,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自身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汉代以后,历代学者认识到史学是居今识古和引古筹今的载体,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史著的社会价值。南朝刘勰撰《文心雕龙·史传》篇,指出……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