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处在全面转型的时代。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心态转变、心理调整以及精神转型。因为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健全的心理与精神是每个个体抵御诱惑和冲击的最后屏障,也是实现人格升华的持久动力。在现实的中国,这一点尤其重要。在中国,与物质生活的改善、制度的改革完善、交往范围的扩大等物质、制度层面的转型相伴随的是,社会压力感的增强,紧张、焦虑、担忧等成为很多人共有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显然,这样的状态难以为社会的顺利转型提供强大的心理慰藉和精神支撑,更偏离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中国人来说,精神转型的核心在于消除国民心理中某些历史累淀下来的、已经从根本上制约乃至误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的情结,最终建立起适应新时代的新精神。对于许多人来说,要去除这些情结,是艰难的事情。因为这些情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深藏在心理底层的无意识组合。而且,这些情结不是个人单独所有,而是具有群体性的,很容易在集体行动中被呼唤出来,成为一种非理性的力量。国民精神的转型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消除匮乏情结,建立分享精神。物质匮乏过去一直困扰着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以及缺乏效率动力的计划经济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物质的短缺,既直接制约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加剧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担心。在行为上体现为对自身利益的过度重视,对公共利益的忽视,甚至有意侵犯。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社会分配的公正,匮乏情结应该逐步淡化出人们的心理。要在衣食无虞、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的基础上,建立起分享精神。在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与共同体的价值。
消除零和博弈情结,树立共赢精神。所谓“零和博弈”就是输赢结果非此即彼,只有一方获利。这种情结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制度基础。传统政治中的“成王败寇”、“斗争哲学”,都曾经为这……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企业莫患“人才培养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