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大学生越来越普及。在这种形势下,存在于大学生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愈发多见、手段愈发复杂。因此应从各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犯罪的关注,从而对其犯罪心理进行研究,有效采取防范措施。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形成及特征着手深入分析,提出预防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犯罪心理 防范措施
青少年是一个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转换阶段,而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的一部分,又是一个社会知识的群体,在大学校园的环境里进行着他们社会化的进程,处于未完全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对社会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有着独特的敏感和深刻的内心体验。虽然他们的年龄已届成年,但从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来看,他们的心智还尚未成熟,易冲动、情绪难以自控、行为过激等使得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因此解决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的问题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
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犯罪心理的形成,体现了个体对外界因素的积极的、能动的反映。心理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任何因素对个体的作用总是通过早先形成的心理特点,通过个人当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而起作用的。 大学生犯罪心理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在其不成熟心理、畸形需要、错误的价值观等内在不良因素的驱使下形成的。
(一)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外在因素。
1.学校因素。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大学生实现步入社会的平稳过渡。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做事容易冲动,缺乏社会经验,感情比较脆弱。大多数高校都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可选可不选的选修课来开设,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开展的并不令人满意。如参与咨询……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浅议民警心理健康保护
- 下一篇:浅谈基层中队消防车辆的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