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增强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
一是法治体系更加完善
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提速
三是司法公信力提升
四是社会法治意识增强
一是法治思维待强化
二是执法效能需提升
三是基层基础较薄弱
四是法治监督待加强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提升法治建设的整体效能
(一)以良法善治护航发展大局
1、强化重点领域立法
2、提升决策法治化水平
3、深化法治营商环境改革
(二)以严格执法彰显公平正义
1、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2、强化重点领域监管
3、提升执法队伍素质
(三)以司法公正守护社会安宁
1、深化司法_改革
2、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3、推进智慧司法建设
三、强化担当、凝聚合力,锻造法治建设的坚强保障
(一)压实“关键少数”责任
1、完善述法评议机制
2、发挥“头雁效应”
3、强化法治监督
(二)夯实法治社会根基
1、深化全民普法
2、培育法治文化
3、加强基层治理
(三)锻造过硬法治队伍
1、加强人才培养
2、严格队伍管理
3、强化科技赋能
……
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暨党政主要负责人集中述法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暨党政主要负责人集中述法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成绩、分析问题、部署任务,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向纵深发展。刚才,部分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了现场述法,大家讲得都很实在,既有成效亮点,也不避讳问题短板,体现了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和行动担当。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增强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
近年来,市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全面依法_战略,推动法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出台《法治建设实施纲要(XX-XX年)》,建立“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链条机制,地方性法规覆盖率达98%,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实现“零差错”。二是法治政府建设提速。深化“放管服”改革,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65%,“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超90%,行政复议案件综合纠错率下降2
……略……
策,必须开展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风险评估“三同步”。建立“红头文件”清理长效机制,今年底前完成全市582件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
3.深化法治营商环境改革。推行“法企同行”计划,在开发区设立“法治驿站”,组建律师服务团,对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现涉企纠纷“快立、快审、快执”,年内涉企案件审执周期压缩20%以上。
(二)以严格执法彰显公平正义
1.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决定法制审核),年底前实现执法单位覆盖率100%。开展“执法质量提升年”行动,重点整治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对年度排名后3位的单位约谈主要负责人。
2.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在生态环境、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等领域开展“利剑”专项行动,建立“行刑衔接”机制,对重大违法案件实行“一案双查”(既查行政违法,也查刑事责任)。推行“互联网+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3.提升执法队伍素质。实施“法治人才培育工程”,年内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轮训3000人次,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建立执法过错责任终身追究制,对去年发生的2起重大执法过错案件开展“回头看”。
(三)以司法公正守护社会安宁
1.深化司法_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落实“谁办案谁负责”司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权力清单,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开展“司法规范年”活动,重点整治“关系案”“人情案”,对近三年改判、发回重审案件进行“倒查”。
2.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健全冤假错案防范机制,落实“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建立涉法涉诉信访“终结+救助”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信访人给予司法救助,近三年化解积案83件。
3.推进智慧司法建设。建成“智慧法院”“智慧检务”平台,实现案件全流程网上办理。推广“云上法庭”“远程调解”,让群众“少跑腿、少受累”。建立司法大数据研判中心,对高发案件、涉众案件进行预警分析。
三、强化担当、凝聚合力,锻造法治建设的坚强保障
法治建设是系统工程,必须强化“一盘棋”意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法治共建格局。
(一)压实“关键少数”责任
1.完善述法评议机制。修订《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清单》,将“出庭应诉率”“执法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开展“季度述法+年度总评”,对排名靠后单位由市委主要领导约谈。
2.发挥“头雁效应”。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带头尊崇法治,落实“三个亲自”(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建立“法治建设创新项目”制度,每个单位每年至少申报1项创新举措,年底评选“十大法治创新项目”。
3.强化法治监督。发挥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作用,建立“法治监督员”队伍,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参与执法检查、案件评查。对法治建设不力单位,通过“黄牌警告”“红牌问责”督促整改。
(二)夯实法治社会根基
1.深化全民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成效纳入单位考核。开展“法治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年内举办法治讲座500场、发放资料20万份。
2.培育法治文化。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主题公园”等阵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法治微课堂”“以案说法”宣传。建立“法治积分制”,对参与法治实践、获得法治荣誉的市民给予激励。
3.加强基层治理。推广“枫桥经验”,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