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主要工作目标: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实施思政育人提升工程
一是强化党建育人引领作用
二是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三是深化典型引领宣传活动
四是加强网络育人阵地建设
五是优化实践育人活动体系
(二)实施学工队伍提质工程
一是实施素养能力提升计划
二是创新辅导员培养路径
三是构建高效管理体系
(三)实施五育融合培养工程
一是提升五育并举育人实效
二是推进体美劳教育发展
三是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四)实施平安校园筑基工程
一是强化宿舍安全管理机制
二是完善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三是加强网络意识形态_
四是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机制
(五)实施数字赋能提效工程
一是深化智慧学工系统建设
二是构建智能化线上服务大厅
三是推进学生数据互通共享优化
四是提升学工数字化服务理念
(六)实施社区育人提档工程
一是健全师生联系沟通机制
二是强化社区服务中心育人作用
三是推进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建设
四是完善学生教育服务网络体系
……
学院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前言:关于学院高质量发展,即通过扭转教育理念、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培养师资队伍、改善办学条件等,让学院奔跑在一条以高质量为发展目标的健康发展道路上。而不是一蹴而就、“大跃进”式的就要立即实现高质量,学院目前也不太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需要的是找到一条达成共识、适合自己、符合政策、师生齐力共进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双高”,即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办学能力高水平,简单理解就是学院软硬件建设优良、治理体系运转顺畅、治理能力水平高,放在学生工作这就是“三全育人”水平高;产教融合高质量,就是要培养适应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需要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要与产业、岗位相融合,当然厂中校、校中厂目前来看仍然是很好的措施。放在学生工作这,产教融合也是促进“五育并举”的很好的措施之一。
围绕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XX市教育大会工作部署要求,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牵引,以“思想铸魂、队伍锻造、五育融合、安全筑基、数字赋能、社区提质”六大工程为突破点,对标“新双高”建设标准,深入贯彻落实学院第四次党代会和五届二次职
……略……
人体系,实现党团组织对楼宇、楼层的全覆盖,形成学生党团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线上线下责任区、先锋岗、工作坊等,创新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强化党团组织和党员、团员的作用发挥,以网格为单位层层压实责任,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社区育人功能,维护学生社区安全稳定,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是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构建"五青"育人矩阵——青活动夯基、青服务暖心、青宣讲铸魂、青引领树标、青实践赋能,精准对接学生成长需求,系统推进五大核心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红色教育中传承精神谱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树牢价值坐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涵养文化自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培育绿色理念。通过XX精神基因植入、行业特色资源整合,凝练XX特色思政育人品牌。
三是深化典型引领宣传活动。邀请大国工匠、劳模、优秀校友等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座谈会等活动。与其他部门协同配合,主动挖掘学生中的先进典型,通过光荣榜展示、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官抖推送等多种形式,立体多维加强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树立正面榜样,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让先进典型成为学生身边可学可做、可感可触的鲜活榜样,激励学生见贤思齐,追求卓越。
四是加强网络育人阵地建设。抓好网络育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共青团中央”“易彩津生”等新媒体矩阵,积极向学生推送优质网络账号作品。结合网络传播特点,制作一批身边师生带头践行、宣讲的优秀网络作品。做好“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组织、选拔和推荐工作,开展好网络a全法治教育。
五是优化实践育人活动体系。将日常实践与暑期集中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强化实践活动管理。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的方案制定、审核、活动过程组织和活动总结,实行实践项目管理,压实实践管理责任。加强实践活动宣传,常态化地推出学生实践活动展示,发挥实践育人和引领作用。
(二)实施学工队伍提质工程
一是实施素养能力提升计划。聚焦“师德素养+专业能力+数字技能”三维提升,建立培养标准,定期开展辅导员师德师风专题培训,组织省部级、国家级优秀辅导员座谈交流,培养有“教育家情怀”的师德高尚型辅导员。落实好“院(系)-校-市”三级培训,组织好各项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逐步开发辅导员实务手册,夯实工作基础。举办AI技术应用研修班,增加AI能力大赛,举办AI 应用交流沙龙,为辅导员深度数字赋能。
二是创新辅导员培养路径。聚焦“教学型+科研型+管理型”全能型辅导员培养目标,探索建立培养路径。把辅导员主题班会、主题团建、团干部主题团课等纳入课程建设,制定课程标准,实施听评课制度,切实提升辅导员教学能力及思想引领力,课时量纳入职称评审。组建科研团队,从校内项目入手,掌握科研方法路径,培育思政工作创新案例,达到以研促学、以研增能、以研提质的目标。建立“辅导员、学管干事、团总支书记、学生处岗位、团委兼职副书记”等岗位的轮岗制度,通过多岗位历练,提高辅导员队伍育人和管理能力。
三是构建高效管理体系。构建“过程考核+绩效激励+成长赋能”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注重过程考核,细化分类指导、谈心谈话、下宿舍考核等量化指标。充分利用好辅导员绩效分配,优化辅导员考核办法(基础工作50%+特色项目20%+学生评价30%),根据考核结果浮动绩效奖励。持续成长赋能,实施导师团帮扶,聘请校外省部级及以上优秀辅导员担任成长导师,能保证辅导员随时进行日常交流沟通。
(三)实施五育融合培养工程
一是提升五育并举育人实效。强化_,系统构建第二课堂活动图谱,科学制定年度班会及升旗主题,规范主题团日、团课实施流程。结合“五育并举”培养目标及年度重要时间节点,分主题、分层次编制第二课堂计划,细化任务分解、管理督导及考核机制,明确承办单位责任与要求,完善活动申报、实施与反馈体系。全面推行第二课堂数字化管理,优化学工系统第二课堂模块功能,精准记录学生参与轨迹,增强思政育人效果,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二是推进体美劳教育发展。加强早操规范化管理,创新锻炼形式,分学院举办“竞技+拓展”春季阳光体育运动会及各类体育竞赛,统筹开展全校秋季运动会。丰富美育活动形式,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升美育育人水平,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强化以“三自”实践管理及日常劳动实践为内容的劳动教育,完善活动组织与实施机制,全面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三是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修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权重比例。分年级细化评价指标,针对毕业班,在基础性素质评价与发展性素质评价基础上,降低智育评价权重,保持德育评价权重不变,单设体育评价与劳育评价,并将美育评价纳入发展性素质评价范畴。以评价办法为基础,以评价结果为导向,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四)实施平安校园筑基工程
一是强化宿舍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学工联查、辅导员驻点巡查、宿管员日常检查、学生组织自查及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2025年预备党员转正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