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坚持“全面对标、精准发力、高位争先”,举旗帜、选贤能、聚英才、强根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切实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奋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政治引领,凝心铸魂固根本
全县组织系统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推进“四个以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
(一)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坚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突出“学思想”主题主线,紧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县委全会精神,健全落实“第一议题”等制度,高质量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党校主体班等专题培训204期,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开展“我在全市讲党课”“寻迹追怀话感恩·改革开放谱新篇”等活动,主题党日规范化制度在全省推广,3个区县获评全省党员教育创新工作“十佳县”。
(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力有效。高标准严要求抓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县委常……略…… 才干,执政骨干队伍有序成长、青蓝相继。
(三)严管厚爱强化监督管理。深化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对“一把手”开展重点分析,深化“看担当、促作为、见成效”监督检查,高标准做好省委巡视、联动巡察和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相关工作,落实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等机制,县委选人用人满意率实现“四连升”,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查核一致率保持100%,做法在全省会议交流经验。
三、注重科学蓄源,管用结合优队伍
全县组织系统聚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持续在公开招录、规范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着力蓄好“源头活水”。
(一)靶向发力调优结构布局。建立公务员队伍预测预警机制,聚焦县委“四大战略”所需,统筹实施四级联考、定向招录、公检法专项招考,全年招录公务员、选调生593名,全县公务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位居全省前列,具有“33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专业背景的人员占比持续提升。坚持向基层一线倾斜,乡镇行政编制基本实现满编运行。
(二)精准施策加强分类管理。深入开展“贯彻公务员法律法规三年提质行动”,实施年轻公务员“培优提能”和专业化岗位匹配计划,为县直机关及时调配补充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县以下机关考试转任机制,推进审计机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入轨实施,平稳有序完成机构改革班子调整和人员分流,公务员统计工作获评全省优秀等次。
(三)量体裁衣抓实考核激励。实施“正反双向”年度考核优秀比例调整机制,举办县本级记三等功公务员颁奖仪式,开展公务员及时奖励,扎实推进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2名公务员、1个公务员集体分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持续激发公务员队伍“拼闯干”精气神。
四、倾情筑巢引凤,聚才汇智建高地
全县组织系统聚焦“三个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尊才、爱才、用才、留才,全市正成为八方英才汇聚之地。
(一)构筑产才融合新格局。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省渝合作示范区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优化“33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人才支持政策,举办“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人才月系列活动,新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创新平台8个、同比增长100%,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全市分中心成功获批,产业与人才加速“双向奔赴”。
(二)推进跨域人才一体化。围绕“双圈”战略实施,持续深化跨省域人才一体化发展,与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博士服务团首次携手献智,全县医联体、校联体达65个,择优选派优秀人才赴顶岗锻炼,区域人才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三)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围绕高水平筹建本科院校,举办省校战略合作十周年创新发展推进会全市理工学院(暂定名)专场活动,全市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对口支援,全市理工学院筹建跑出“加速度”。深入实施“全市英才计划”,加快建设全省第二批人才工作先行区,加快推进人才公寓装配投用,全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997名,其中硕博人才667名、增长80.2%,人才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五、厚植组织优势,强基赋能筑堡垒
全县组织系统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统筹农村和城县“两大阵地”,紧扣组织覆盖和作用发挥“两大重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效应持续放大。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聚力储备一大批优秀后备人选,全覆盖兜底培训乡村干部8800余人次,出台32条措施提升驻村帮扶质效,增派344名省县驻村干部,持续强化乡村振兴力量。深化村集体经济“消薄扶强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