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我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此次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推进会,意义非凡。河湖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生态环境的关键支撑。当前,我们面临着美丽河湖项目申报的紧迫任务,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下面,我就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领悟重大意义
(一)美丽河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美丽河湖作为水生态系统的核心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河湖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表明,健康的河湖生态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据权威机构统计,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河湖周边生物种类比普通地区高出30%以上。我们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就是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根基,为我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美丽河湖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内在要求。水是生命之源,优质的水环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美丽河湖不仅能够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还能为居民创造优美的休闲娱乐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本地实际调研,超……略…… 资源配置,保障生态用水。一是科学规划,合理调配。根据河湖的生态需求和水资源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优先保障生态用水需求。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比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二是节水优先,提高效率。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加强对用水单位的监管,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对农业节水的支持和引导,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减少农业用水浪费。三是涵养水源,增加补给。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涵养,提高水源地的供水能力。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增加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提高水资源的补给能力。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合理开采地下水,防止地下水位下降。
(四)推进智慧化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一是搭建监测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智慧化的河湖监测平台。实现对河湖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建立管理系统。建立智慧化的河湖管理系统,实现对河湖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河湖资源的统一管理、对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对治理项目的有效监管。三是强化信息共享。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河湖监测数据、管理信息等的互联互通,提高管理效率和协同能力。
三、完善保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健全领导工作体系。建立健全XX市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和旗市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旗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本地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中的职责分工,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制定详细的部门职责清单,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作开展。三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纳入各部门和旗市区的绩效考核内容。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影响工作进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
(二)加强资金保障,拓宽融资渠道。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密切关注国家和自治区的资金投向,积极组织申报中央财政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以及其他相关专项资金。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各类相关资金,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建立财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资金投入能够满足工作需要。三是创新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项目建设和运维管理中。加强对社会资本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为社会资本参与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强监督考核,强化工作落实。一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对项目建设进展、资金使用、工作成效等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建立问题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加强对重点项目的专项督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部门和旗市区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内容要涵盖项目谋划、前期工作、实施进度、建设质量、资金管理、运维效果等方面。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对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中不履行职责、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等导致河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无论责任人是否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要严格追责。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制作宣传手册、公益广告、短视频等宣传资料,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二是开展科普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普及河湖生态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通过举办环保讲座、主题展览、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自觉参与到美丽河湖保护行动中来。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格局。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畅通公众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对河湖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进行举报。积极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对公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引导公众参与河湖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建共享良好格局。
(五)加强科技支撑,提升工作水平。一是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引进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