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市委书记在市委全会上的讲话

03-08 笔杆子素材库

  目录/提纲:……

  一、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自觉

  二、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

  (一)围绕推动创新发展深化改革

  (二)围绕完善市场机制深化改革

  (三)围绕搞活经营主体深化改革

  (四)围绕促进县域发展深化改革

  (五)围绕做强新文旅产业深化改革

  (六)围绕抓好社会民生深化改革

  三、把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要求

  ……

  市委书记在市委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全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了部署。这次市委全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对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动员全市上下切实增强推动改革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更加坚定自觉地将改革进行到底,以改革激活力、强动能、促发展,奋力开创现代化XX建设新局面。

  市委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全面梳理、深入研究党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认真总结XX改革成果和经验,深入分析制约XX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聚焦加快推进现代化XX建设,从操作层面细化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实施意见(讨论稿)》已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提请市委全会审议。请同志们认真研读讨论,共同把文件修改好,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下面,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化XX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回顾XX过去40多年的发展历程,凡是改革力度大、成果多的时期,往往也是发展活力足、态势好的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加快推进现代化XX建设,必须更加坚定自觉地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真正靠改革应变局、开新局,奋力谱写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一要在强化对标看齐中增强抓改革的政治担当。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序幕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改革问题,对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推动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谋划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有力指

  ……略…… 

  见》既对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又明确了具有支撑性、牵引性、撬动性的重点改革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在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改革部署的同时,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取得一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带动全市各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围绕推动创新发展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本质上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颠覆,推动创新发展必须对原有的很多_机制进行根本性变革。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远远不够,制约创新发展的_机制障碍依然突出。特别是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机制不健全,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依然存在;创新主体培育机制不完善,创新型企业数量不多、活力不足问题依然突出;人才发展_机制不健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供给不足;教育综合改革不到位,教育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强。必须牢固树立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聚焦制约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塑造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_机制新优势。

  抓好产研结合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推动创新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_机制,着力打通制约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的“中梗阻”,促进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全面精准对接、高效有序贯通,真正把创新落到产业上。要完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营机制,聚焦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推行创新平台、运营公司、服务中心分工合作的运行模式,以科研项目和课题为“纽带”,通过运营公司开展市场化运营,在更大范围整合创新资源,与生产型企业联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要健全产业研究院建设运营机制,以全市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或骨干企业为主导,联合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产业研究院,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更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通过深化科技成果“三权分置”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积极性,通过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载体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常态化开展“科创成果直通车”对接活动,加速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

  拥有大量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是一个地方加快推动创新发展的最大底气。必须在精准扶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更加注重孵化和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要完善孵化平台建设运营机制,聚焦产业发展新赛道,以市场化手段建好用好智慧岛、科技产业社区等孵化平台,在相对聚合的空间对接引入各类创新资源,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小环境”,着力孵化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要完善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通过高效运营创投基金、扩大“科技贷”服务范围等将资本工具导入孵化平台,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小微企业使用,积极引入创业辅导、人力资源、法律服务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要健全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建立高成长性小微企业培育库,精准做好跟踪服务和发展指导,完善小微企业诉求联动办理机制,推动更多小微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必须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_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为灵活的人才政策,统筹做好人才“引、育、用、服”工作,着力集聚更多优质创新人才。要完善紧缺实用人才引进机制,实施“河洛专才”计划,突出用人单位的主体地位,持续开展招才引智专项行动,推广“事录企用”、“校录企用”等引才模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异地引才”,不断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驻洛高校、职业院校围绕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设置,构建基础科学学院、产业学院、寄宿制书院相融合的“三院协同”育人体系,探索“校中企”、“企中校”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培养更多应用型科研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要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使用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实行项目工资、股权期权奖励等收入激励机制,打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交流通道,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充分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围绕完善市场机制深化改革

  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完善市场机制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完善市场机制上做了一些工作,但经济领域市场化不足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要素市场培育相对滞后,高标准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市场环境还需优化,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法治化水平不高;市场机制运用不充分,一些干部不善于运用市场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着力破解经济领域市场化不足问题,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建好各类要素市场是完善市场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下更大力气打通制约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堵点,加快完善与XX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市场体系。要加快培育资本要素市场,持续推动“基金入洛”,建立完备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基金体系,培育发展多层次债券市场,引进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促进资本要素在XX加速汇聚。要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XX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市场化运营机制,引进和培育一批经营性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培育猎头服务、人才测评等新业态,分层分类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技能评价,为XX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抓好国家技术转移XX中心XX分中心市场化运作,建好用好XX科技大市场,引进培育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加快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易和设备共享,推动技术要素高效配置。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重要保障。必须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更具效率的市场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蓬勃发展。要系统重塑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推广应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一窗办理”、“一网通办”改革,加大集中审批、并联审批力度,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要深入推进法治化市场环境建设,持续深化司法_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依法从宽从简从速办理涉企案件,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积极衔接税收制度改革,精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切实降低经营主体负担。要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动对接先行地区高标准制度和规制,探索构建与之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加快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坚决破除封闭“小市场”和自我“小循环”,打造更加健康、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

  用好市场机制是整合优质资源、破解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手段,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在推动“风口产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上,我们转变过去由财政直接扶持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抓好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产业领域,通过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实现了财政资金高效利用和产业发展壮大的双赢。在推进城市重点片区连片改造、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中,我们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财政投入的模式,通过加强项目市场化策划和包装,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实现投资收益自平衡,既有效解决了项目融资难题,又避免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在推进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停车场建设、国省道改造等工作中,我们采用市场化方式,由国有企业依法依规取得特许经营权,以此对接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用项目建成后的经营性收入偿还贷款并实现项目可持续运营,有效解决了公共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推动了公共设施建设提质提效。各地各部门要善于从中总结经验,深刻理解和把握市场机制运行规律,摆脱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和_内资源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更好地用市场机制解难题、开新局。

  (三)围绕搞活经营主体深化改革

  经营主体有活力,经济发展才有活力。目前,我市经营主体总量不多、活力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管理_不完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不优,一些隐性障碍依然存在,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社会大众投资兴业的意愿不强,经营主体的潜在增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必须紧盯经营主体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XX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搞活经营主体的“重头戏”。必须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推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