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xx镇坚持把“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便捷、温馨、暖心的“党建+”邻里中心运营模式,建设不断丰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效能,用心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同时,将“综治+”治理中心与“党建+”邻里中心融合共建,通过功能互补、场所共用,一方面推动邻里中心“1+6+X”工作模式落到实处(“1”即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共建共治;“6”即坚持优化功能,提升服务品质;“X”即坚持因地制宜,探索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社会治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高位统筹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建设的要求,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工作专班,研究两个中心建设工作,按照职能、服务、辐射范围等细化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逐步形成党委统筹、各职能部门主动领责、工作片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便民服务的“1+6+X”工作机制。通过深化认识、统一思想,使各级各部门能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深入一线了解场地空间、资金配套、公众需求等社情民意,加强业务指导,主动对接上级,从资金、管理、运行等多方面出谋划策。同时,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推动8个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完善网格支部建设,大力推行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点亮“微心愿”等活动,推动党建工作力量覆盖全网格,构建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两网融合”格局。
二是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基础功能。按照“一个阵地、部门联合、资源共享、集约服务”要求,聚焦“1+6+X”服务功能,结合网格化具体设置,推动各空间多元利用、功能多元融合,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在最小单元聚合更多服务,推动党群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构建办事半径更短、服务品质更高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依托邻里中心搭建干群交流平台,以群众反映问题、组织分派问题、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式,让群众的事情有专人管、专人办,推动问题得到快速、准确地解决,将“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三是共建共治共享,创新治理模式。在传统治理模式中,政府往往是主导者,而在共治模式中,多元主体的参与变得至关重要。共治强调的是治理的参与性、协同性,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邻里中心为桥梁,吸引更多社会主体参与服务,通过推动辖区村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成为服务和治理的参与者,以协商、协调、合作等形式,推动形成治理的广泛共识,凝聚共治合力,共享治理和服务成果。如某些村通过加强邻里村民间的联系与互动,协调公共资源,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提高村民满意度;某些村通过邻里中心搭建沟通平台,推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吸引乡贤参与建设和服务。同时,组织邻里活动,打造睦邻文化,开展邻里民俗文化活动,用活动连心、用真情交心,营造人情味浓、干群情厚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关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