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回顾202x年工作,总结经验汲取力量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站位见真章
(二)聚焦财政调控,提质增效显成效
(三)服务重大战略,落地见效强保障
(四)抓好重点保障,经济增长稳态势
(五)增进民生福祉,公平正义暖人心
(六)深化改革管理,治理优化上台阶
(七)防范化解风险,平稳运行保安全
二、分析当前形势,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一)把握宏观形势,抢抓发展机遇
(二)正视困难挑战,增强忧患意识
(三)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
三、聚焦2025年工作,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一)提振消费投资,激发内需新活力
(二)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新格局
(三)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新协调
(五)加强生态建设,擦亮绿色新名片
(六)保障改善民生,增进群众新福祉
(七)防范化解风险,筑牢发展新防线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能力保障发展
(一)加强政治建设,打造政治型机关
(二)服务经济发展,打造发展型机关
(三)坚持真抓实干,打造实干型机关
(四)鼓励创新求变,打造创新型机关
(五)严守廉洁底线,打造清廉型机关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责任落实
(二)加强沟通协调
(三)注重宣传引导
(四)强化督促检查
……
在全区2025年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财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2x年财政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202x年工作,总结经验汲取力量
过去一年,是实现财政“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区财政系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应对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站位见真章。一是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交流、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财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二是突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担当。深刻认识财政部门的政治属性,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积极主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作风建设,锻造过硬队伍。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
(二)聚焦财政调控,提质增效显成效。一是推进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扎实推进全区财源建设,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财源。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争取上级支持,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主动向上对接,多渠道争取中央支持,争取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专项债券资金等,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加强与中央部门的沟通协调
…………
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七)防范化解风险,平稳运行保安全。一是防范化解风险,守住安全底线。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制定债务风险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债务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二是兜牢“三保”底线,保障基本民生。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加大对基层的财力支持力度,确保基层_正常运转、基本民生得到保障。加强对“三保”支出的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统筹发展安全,实现协调共进。更好统筹兼顾发展和安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财政保障,维护_。
二、分析当前形势,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机遇。我们要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准确把握发展机遇,明确目标任务,找准工作方向。
(一)把握宏观形势,抢抓发展机遇。一是关注政策导向,争取政策支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时了解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动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户我区。二是抓住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抓住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如“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等,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三是顺应发展趋势,培育新增长点。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二)正视困难挑战,增强忧患意识。一是分析收支矛盾,优化支出结构。当前,我区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支出需求刚性增长。我们要认真分析收支矛盾,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二是防范债务风险,确保财政安全。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我们要高度重视债务风险防范,加强债务管理,严格控制债务规模,优化债务结构,确保财政安全。三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外部冲击对我区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要加强对外部形势的监测分析,制定应对措施,积极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
(三)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一是制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区财政工作实际,制定2025年财政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和重点。将工作目标和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岗位,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财政职能。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加强考核评价,提高工作质量。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财政工作的考核评价。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聚焦2025年工作,突出重点精准发力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全区财政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提振消费投资,激发内需新活力。一是加大资金筹集,保障需求资金。加大资金筹集和管理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提振消费和扩大投资提供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统筹,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支持消费升级,释放消费潜力。加大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促销活动等方式,促进消费升级。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优化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力。三是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动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对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等的投资力度。合理安排债券发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二)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新格局。一是把握内涵实质,明确发展方向。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出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二是拓宽资金渠道,放大乘数效应。着力拓宽资金渠道,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放大资金乘数效应。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三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对企纾困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一是健全保障机制,支持通道建设。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沿线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道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推动外贸提质,扩大外资规模。加快外贸外资提质扩量,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规模。加强对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三是推进园区建设,打造便利地。推进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支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促进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新协调。一是运用“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是完善支持政策,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财税支持政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是促进县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对县域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五)加强生态建设,擦亮绿色新名片。一是牢记重要指示,建章立制保生态。牢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加快财政资环领域建章立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保障,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是加强保护修复,提升生态功能。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的保护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在2025年公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