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养蚕苦,终日忙不休;我说养蚕乐,此生更何求?
三十六年前,他还是一个走村串户的“赤脚医生”;三十六年后,他已是全国赫赫有名的“蚕茧大王”。
三十六年前,他靠两张蚕种“起家”;三十六年后,他牵头创办的企业已是一个总资产达3亿元,年产优质蚕茧15万担的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十六年前,他还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三十六年后,已超过 5万户农户加盟了他的“蚕农合作社”。
他,就是用“一根丝拉动了20万农民致富”的XXX,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他有本事营造“沙漠绿洲”
自1971年“入行”成为公社蚕桑技术员,XXX在茧丝绸这一行一干就是几十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XXX1995年的“神来之笔”最让人津津乐道。
1995年,受世界茧丝绸行业大滑坡的影响,蚕茧价格一路下跌。全国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挖桑毁园,情势万分火急。那些日子,XXX同样整天双眉紧蹙,但他松树般的性格没有被困难压趴,他仔细分析国际国内市场行情和产业走向认为,滑坡是暂时的,丝绸业的需求是长久的,他力主倡议,要保住农民致富的“根”!富安的蚕茧保护价及时出台。当时的蚕茧市场价降到了每公斤6元左右,而富安却向蚕农亮出每公斤12元的牌价。就是这一决策,使富安成为当时唯一没有大规模挖桑毁园的地区。农业部领导考察富安后,称赞这里是全国茧丝绸行业“沙漠中的一片绿洲”。XXX远见卓识很快成为现实,不到三年,蚕茧价格就一跃超过20元每公斤。
他用“科技杠杆”撬动农民增收
你听说过“调头上簇”、“定时翻簇”、“室外上簇”这些养蚕新技术吗?这些都是XXX首创的绝活。就为了这些新技术,XXX先后设计出几十种方案,他亲自和伙伴们冒着盛夏的闷热难熬与蚊虫叮咬,趴在簇前观察琢磨,熬过了一个又……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