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党课讲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11-02 笔杆子素材库

同志们:

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锻造优良党风政风、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要“更加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经过不懈努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使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是亟须破解的大党独有难题之一。

一、在理念上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二者一柔一刚、刚柔相济,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既需要理想信念的引领,也需要党规党纪的制度保障,二者相辅而行、协同发力,统一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

(一)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思想建党决定制度治党的性质与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创新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为党的建章立制工作提供最新的理论依据,赋予党的各项制度以新的时代内涵,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分析和理论解答,确保党的制度执行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行稳致远。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制度治党工作便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思想建党的推进成效影响制度治党的落实与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存在“轻视思想政治工作,以为定了制度、有了规章就万事大吉了,有的甚至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于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有的甚至认为组织找自己谈话是多此一举”等问题,这表明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要散一尺。一旦党员在精神上“缺钙”,就会缺乏对制度的自觉认同,拒不执行或者变通执行的情况就可能随之发生。而思想教育能够发挥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领作用,不断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成为党纪法规忠诚的信仰者和拥护者,从而降低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和成本。

(二)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载体和支撑。一方面,制度保障党的思想作风有章可循。“思想建党的经验和成果只有靠制度来巩固和扩展,才能落地生根、行稳致远”。早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通过建章立制的方式昭示伟大初心使命。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把党的革命理想和最高理想制度化,确定“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的奋斗目标,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党将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内在价值目标,外化为法的形式规范和不同层次的制度表达,为思想建设工作提供依据与保障。随着党的事业不断推进,制度完善与时俱进,党的初心始终不改,党的使命更加神圣,管党治党责任更加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主题教育形成长效机制,把管党治党创新成果固化为法规制度,夯实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制度治党为思想建党的成效提供有力保障。思想建党在目标指向上,重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在方法上通过情感教育、理论宣传等柔性方式,帮助广大党员提升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补足精神之“钙”。但由于思想教育本身缺乏强制力,对个别理想信念丧失的党员难以发挥作用。制度治党依靠刚性的手段确保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得以贯彻执行,良好的制度一旦形成,就会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保障全党的思想统一和步调一致。

(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目标一致、相辅相成。二者的作用机理、治理措施各不相同,要实现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就要促使二者在目标、任务和要求上实现一致。第一,着眼共同目标。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把自身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实现这一目标,二者就要以提升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为着力点,坚持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强基固本、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第二,着眼共同要求。以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是从严治党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从形式到内容都必须坚持以严字当头、从实处着力,既要坚持思想教育与落实制度规定相结合来执行,“抓住主要矛盾,不搞空对空”,也要把制度执行作为制度治党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推进;既要坚持对象上全覆盖,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也要坚持责任全链条,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第三,着眼共同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和今后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治国必先治党,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战略部署,深刻认识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离不开科学理论的引领,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有助于引导全党“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刻认识到“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加快“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使党内制度法规与管党治党需要相适应、与党的各项建设相配套,全方位织密制度的笼子。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思想建党的成效是确保制度治党不偏离方向的重要保障,只有提升党员的精神境界才能确保制度真正执行。加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旨在使思想建党、以德治党的软约束扎紧为硬纽带,以科学有效的纠错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党的宗旨、方针有效贯彻执行。

二、在原则上坚持破“潜规则”与立“明规矩”的辩证统一

“破”与“立”,是常用以表述事物发展状态的一组概念。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说明在“破”与“立”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二者之间蕴含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20xx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202x年1月,他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明确强调,要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坚持激浊和扬清并举,破“潜规则”,立“明规矩”。

(一)破“潜规则”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题中之义。所谓“破”,即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铲除滋生党内腐败、污染政治生态的“潜规则”。相对于成文的典章制度,潜规则是一种非成文约束,其游离于党内制度法规之外却实际发挥作用,部分党员往往对其“赋魅”并奉为官场生存之道。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的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例如,在思想政治上,一些人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在干部任用中,一些人信奉“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尽管已制定和出台诸多制度法规,但这些“潜规则”仍有市场。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资本与权力的相互勾连。当资本逻辑渗入政治生活领域与政治权力结合,市场经济便有可能在本质上蜕变成一种“官场经济”,对党内生活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二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时制度短板引发的制度漏洞。当前“牛栏关猫”、制度“稻草人”等问题仍然存在,造成党内制度体系不够严密和党内制度执行乏力。三是陈规陋俗和不良文化的消极因素影响。中国式人情文化作用于政治领域容易变质变异。尤其当党内领导干部把小圈子、血缘宗族等裙带关系的情感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必然会损害党的肌体健康。

(二)立“明规矩”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所谓“立”,即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坚守清正廉洁底线。党的纪律与规矩总体分为两类:一种是成文的纪律,如党章党纪等党的规章制度;另外一种则是党在长期管党治党实践中“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惯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出台《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x—2027年)》,连续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为新时代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确立顶层设计。围绕如何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中共中央提出一些新论述和新论断,强调“党章是党的总章程,也是党的纪律、规矩的总源头”,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根本依据;强调“‘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核心要义;强调“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重点任务等。上述这些新要求、新论断,增强了党员的制度意识、规矩意识与法治意识,标志着党对纪律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