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习论语“学而”篇,有感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细细体悟,此乃“学中三味”。
学中第一味:学中寻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乐”,即学习中的乐趣。学习真有乐趣吗?古人曾说:“学海无涯苦作舟”。现实的亲身经历也证明,学习有时是枯躁的、乏味的,在没有学进去的时候,是少有乐趣可言的。
要体会学习的乐趣,首先要经历一个非常艰苦的学习过程。对于莘莘学子来说,这叫“十年寒窗”;对于初学修行的,叫苦修。为什么说很苦,因为这个过程最难熬,既没有学习收获的满足感,也没有学以致用的收获感。这个阶段需要靠戒律、毅力、甚至是肉体的疼痛来约束,才能坚持下去。因其如此,才有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励志故事,古之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激励,宋仁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利益诱惑。这个阶段,如黑暗之于黎明、寒冬之于腊梅,只有咬紧牙关挺过去,经历一番寒彻骨,定有梅花扑鼻香。
要体会学习的乐趣,还需经历一个吸收转化的过程。“学而时习之”的“习”,繁体为“習”,说文解字中说:習,从羽,从日,指的是小鸟在阳光下反复地试飞。“习”这里就是指实践,一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前人的知识,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用理论指导实践,甚至是推陈出新,让前人的思想在我们的手中传承发展,甚至发扬光大,就会产生创新和开拓的满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乐”,在佛道里叫法喜。到了这个境界,学习就会由苦转甜,至少是苦乐参半。读出“学乐”是学习的第一境界,是学习继续深入的前提和基础。
学中第二味:善交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讲的是学习过程中,要广交朋友,以友促学。“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交友之于为学,尤如……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