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某市“微改造”经验与棚改实践植入相融的思考

10-29 笔杆子素材库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州城市更新“微改造”模式的理念和做法,对于我市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植入相融价值。
  一、广州城市更新“微改造”实践的民生指向和复制价值
  (一)注重操盘落地方法,改造老旧街区的“面子”。一是规划分类。广州紧紧围绕城市空间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历史文脉延续等方面,从空间策略、模式策略、行动策略等方面做出总体规划。按照“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分步骤分年度统筹推进。实行项目化运作,将老旧小区“微改造”对象分为房屋建筑本体共用部位、小区公共部分,改造内容划分为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二是项目“点单”。把主动权交给居民,“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说了算。建立项目评估机制,从社会反映最迫切的需求项目入手,公开透明操作,明确评估项目、评估标准和评估分值,并按居民评估分值高低安排“微改造”项目,分值不达标不纳入“微改造”计划。三是投入“精准”。具体实施过程中,紧盯生活环境“脏、乱、差”,聚焦基础设施“残、破、缺”,大力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各种生活设施,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数据显示,201x年至201x年,广州共安排财政资金2.5亿元,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107个,覆盖群众80万人。
  (二)注重文史资源活化,留住城市历史的“根子”。广州古城历史两千多年,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多、年代长、分布广。通过“微改造”,实现了发展与保护并重、保护和发展协同。一是延续城市文脉。为保护“活的记忆”,广州出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列入保护名录,在全国首开先河建立历史文物建筑图则体系,对每处历史建筑“量身定制”保护利用图则,实现了全要素保护。老城区不大拆大建,凡涉及历史街区、历史风……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