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是任何一国的政府都极力维护和追求的社会运行状态,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发展速度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稳定是大局,是压倒一切的工作,这是邓小平一贯的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新形势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对于我们自觉地维护、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稳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把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视作我国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尤其是对十年动乱的拨乱反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指导思想上仍“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运动;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企图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造成了人为的政局动荡,致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这个教训十分沉痛。被当作党内第二号“走资派”而打倒的邓小平和整个国家一起饱尝了动乱之苦,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恢复政治秩序以加快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75年,邓小平复出着手全面整顿之时,面对当时的混乱局面,顶住各种压力,引用毛泽东“以安定团结为好”的“最高指示”,提出“要团结起来,安定起来”,以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十年动乱结束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已经证明,动乱不能前进,只能后退,要有秩序才能前进”[2]。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必须一心一意地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1989年政治风波之前,邓小平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3],要放出一个信号:中国不允许乱!“六·四”风波后,邓小平在与尼克松的一次谈话中说到:“……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一、稳定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把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视作我国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原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尤其是对十年动乱的拨乱反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指导思想上仍“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运动;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企图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造成了人为的政局动荡,致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这个教训十分沉痛。被当作党内第二号“走资派”而打倒的邓小平和整个国家一起饱尝了动乱之苦,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恢复政治秩序以加快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75年,邓小平复出着手全面整顿之时,面对当时的混乱局面,顶住各种压力,引用毛泽东“以安定团结为好”的“最高指示”,提出“要团结起来,安定起来”,以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十年动乱结束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说:“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已经证明,动乱不能前进,只能后退,要有秩序才能前进”[2]。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必须一心一意地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1989年政治风波之前,邓小平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3],要放出一个信号:中国不允许乱!“六·四”风波后,邓小平在与尼克松的一次谈话中说到:“……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某县交管大队学习先进典型的得体会
- 下一篇:试论会计市场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