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公私观”检验党性“纯度”

10-29 笔杆子素材库
如何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为政者探讨最多的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能否树立正确的“公私观”,检验着每名党员的党性“纯度”。
  厘清界限,公私本应泾渭分明。“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公与私的关系本就不难辨别。周恩来给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规定了“三不沾”: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不沾国家的便宜;家属来探亲要自己买餐票,不沾集体的财富;不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不沾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开国上将唐亮曾写过一份检讨:“写私信用公家信封若干,信纸若干,墨水若干等。”从老一辈革命家立下的规矩中能看出,为公还是为私,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小事小节上。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廉与贪之间的界线,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红线,一旦突破就触犯了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是永远的污点。
  克己奉公,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党员干部是“社会人”,需要吃饭、穿衣、住房和社交,同样有妻儿要照顾,有老人要赡养;党员干部更是“政治人”,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晋国大夫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世人称道,可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并不难,关键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是否站稳人民群众的立场,是否违反原则、为亲徇私。时时以公、私二字为标尺,正言正心正行,在大是大非、利益诱惑面前“大公无私”,在合法利益、正常福利面前“大公有私”,在公共利益、个人利益面前“公私分明”,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
  一心为公,方能步稳笃行致远。福建东山原县委书记谷文昌说:“当领导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为公者,“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凸显出共产党人的信仰……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