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稳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以战略思维谋政策布局,夯实民营经济发展根基
(一)锚定战略核心,构筑体系架构。锚定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围绕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关键定位以及独特的资源、产业禀赋,精准发力,靶向施策。置身于转型综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布局中,打造要素保障体系,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成为民营企业对接国家战略的坚固桥梁,全方位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在国家战略指引下蓬勃发展。
(二)紧扣政策落地,强化执行实效。紧扣政策落地见效这一核心目标,全力攻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构建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联动的高效政策落实体系,强化政策之间的协同联动与无缝对接。定期开展政策执行情况专……略…… 引导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扩大担保规模,切实增强民营企业融资增信能力,有效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顽疾,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以创新理念促产业升级,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
(一)锚定创新驱动,加大研发力度。锚定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主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装备制造智能化、新材料研发等关键领域,全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各类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推动民营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中迈向中高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对标新兴赛道,推动转型布局。对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产业转型实际需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前瞻性布局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投资补助等政策工具的撬动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项目,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增长点,助力民营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优化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立足品牌核心,提升竞争实力。立足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一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品牌至上的发展理念,靶向发力推动民营企业强化质量管理,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挖掘特色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以品牌引领产业升级,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与市场份额,打造民营经济新名片。
四、以开放格局促合作共赢,拓展民营经济成长空间
(一)融入协同战略,搭建合作桥梁。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导向,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战略。全力搭建民营企业区域合作平台,精心组织对接活动,推动民营企业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企业在产业、技术、人才等多领域开展深度交流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踊跃参与国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投资,精准开拓国内市场,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二)深耕“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合作。深耕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拓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大胆开展跨境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业务。推动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合理优化产业链布局,不断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加大_经贸合作区建设力度,完善配套服务,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平台支撑和全方位服务保障,助力民营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优化开放环境,增强外资引力。优化增强对外开放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效果导向,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大力简化外资企业设立和项目审批流程,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打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精心制定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精准吸引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积极鼓励外资企业与本地民营企业开展多形式合作,推动民营企业在开放合作中吸收先进经验,实现质的飞跃,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五、以人才战略强智力支撑,广引民营经济源头活水
(一)打造人才高地,高效实施引智。打造民营经济人才集聚高地这一核心目标,全面对标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精准发力实施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放眼全球,聚焦科技创新、经营管理等关键领域,以优厚待遇、广阔发展空间为吸引点,全力招揽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搭建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提供全链条、精细化服务,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成为民营企业人才汇聚的热土。
(二)深化产教融合,锻造适配人才。深化培养适配民营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的实用人才为重要任务,坚决落实国家产教融合政策要求,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深度联动。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共建高标准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引导高校、职业院校紧贴民营企业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为民营企业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三)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完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