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的研讨会开得热气腾腾、新风扑面。刚才翔龙同志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11位年轻同志刀刃向内查摆问题、敞开心扉畅谈理想,班子成员的点评饱含深情、寄望深远。特别是听到“90后”干部小钟讲述调解征地矛盾时“鞋子沾满泥土,心里才更透亮”的感悟,让我想起了自己三十年前在村文书岗位上的青葱岁月。当前,X镇正处于打造“城郊经济强镇、乡村振兴样板”的关键期,你们是冲锋陷阵的“尖刀班”,更是薪火相传的“接班人”。下面,我以“五有”为纲,与大家共话成长:
一、心中要有站位
站位决定方位,格局影响结局。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首要的是在风浪考验中把准政治方向,在利益抉择中坚守初心本色。
(一)政治忠诚要融入血脉。检验忠诚不是看表态多响亮,而是看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防汛救灾时能否连……略…… 村(社区)当作施展抱负的沃土,像钤山上的松柏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二)志向落地贵在专注。乡村振兴是篇大文章,但具体到每个干部可能就是推广百亩油茶、改造五公里沟渠、培育十户示范家庭农场。当年我们建设X镇史馆,从收集老农具到考证史料,整整三个月吃住在村里。希望大家发扬“钉钉子”精神,选定方向就持之以恒,切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三)志气养成源于情怀。在座很多同志是“985”“211”毕业的高材生,但学历不等于能力,更不天然带来为民情怀。要经常到低保户家里看看米缸,到留守儿童家中问问学业,在“狗不叫”的走访中培养对群众的真感情。只有把“我该做什么”转变为“群众需要什么”,志向才有温度、有价值。
三、手中要有方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需要大家在实践中练就“穿针引线”的真功夫。
(一)吃透上情与摸清下情相结合。执行政策最忌“上下一般粗”。推广厕所革命时,有的村机械执行标准,导致山区农户冬天水管冻结;而X村根据海拔差异设计三种改厕方案,群众拍手称赞。大家既要精准把握政策初衷,更要深入调研群众需求,在结合点上找答案。
(二)传承经验与创新突破相促进。老干部的“土办法”往往藏着大智慧。学习塘边村老支书“祠堂议事”的治理经验,不是照搬形式,而是要领悟其中“尊重乡俗、凝聚共识”的智慧内核。同时要敢于用数字化手段升级“民情茶话室”,用新媒体传播“村晚”文化,让老传统焕发新活力。
(三)重点突破与系统推进相统一。乡村振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像打靶一样找准“十环”——X片区重点发展物流仓储,X片区主打文旅融合,中心镇区提升服务功能。年轻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抓住关键人物,在产业发展中盯住龙头企业,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
四、脚下要有力量
力量源于实干,担当彰显品格。X镇征地拆迁“百日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四季擂台”等硬仗,正是检验年轻干部的“磨刀石”。
(一)攻坚克难要有“咬定青山”的韧劲。去年X大道东延项目涉及178户征迁,90后干部小刘连续40天蹲点,用“政策讲透、利益算透、感情融透”的工作法实现零上访。大家面对硬骨头时,要少讲“不能办”的困难,多想“怎么办”的思路,在破题中强筋骨、长才干。
(二)狠抓落实要有“抓铁有痕”的狠劲。镇党委部署的“清淤畅渠”专项行动,个别村存在“雨过地皮湿”现象,而田心村发动党员包段、群众监督,沟渠清理后三年未淤堵。年轻干部抓工作要像钤岗古道上的青石板,经得起历史检验,绝不能把“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好了”。
(三)久久为功要有“绳锯木断”的耐劲。打造“一村一品”不是朝夕之功。X村的荷花产业从试种5亩到形成千亩基地,历经三任班子接续奋斗。大家要甘当“栽树人”,对认准的事盯住不放,对打基础的工作沉心静气,用时间沉淀出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五、头脑要有清醒
清醒是最大的智慧,自律是最好的护身符。年轻干部起步阶段就要系紧“风纪扣”,确保人生航船不偏航。
(一)慎始慎微守底线。警示教育片里的案例警示我们,很多干部滑向深渊都是从一包烟、一顿饭开始的。在项目验收、资金审批等环节,要牢记“苟非吾之所有,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某县产业园区项目载体建设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