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这场座谈会,既闻青春拔节之声,更见理想燎原之势。刚才,17位年轻同志结合县委“1353”工作思路,谈出了“三爪仑生态治理”的攻坚锐气,讲透了“宝峰禅意小镇”的文旅思考,特别是听到“90后”村支书小周讲述“带着温度丈量民情”的驻村故事,让我想起自己30年前在乡镇工作的燃情岁月。当前,X正锚定“文旅美县、生态名县”目标奋力奔跑,年轻干部作为先锋队、生力军,既要如毛竹般向下扎根汲取养分,也要像香樟树向上生长撑起一片天。下面,我以四重成长境界为题,与大家共话奋进:
一、以忠诚为舵校准人生航向
万物生长靠太阳,干部成长靠信仰。年轻干部要始终朝着党的方向拔节生长,在思想淬炼中筑牢政治灵魂。
(一)深植理论之根,让信仰之光穿透思想迷雾。习近平新……略…… 在知行合一中破解本领恐慌。有的同志把“读书破万卷”异化为“刷题求晋升”,这是本末倒置。要带着问题研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结合乡村振兴案例集《从脱贫攻坚到共同富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破解民宿同质化、农产品滞销等难题的“金钥匙”。当你们能运用“长尾理论”设计文旅IP,借助“区块链”技术搭建农产品溯源体系,才算真正读活了书。
(二)向实践扎根,在摔打磨砺中培育实干基因。年轻干部容易陷入“办公室循环”,隔着玻璃看风景。要主动申请参与“重大项目百日攻坚”,在征地拆迁一线学会“用方言讲政策”,在防汛抗旱前线掌握“半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像中源乡干部那样,用三个月踏遍所有高山茶园,绘制出“茶旅融合热力图”,这样的实践烙印最珍贵。
(三)向群众扎根,在泥土芬芳中涵养为民初心。坐惯办公室的“三门干部”,容易患上“群众失语症”。要开展“驻村夜话”行动,带着温度丈量民情:在农家院落记录空巢老人的药费清单,在田间地头倾听返乡青年的创业困惑。当你们像宝峰镇干部那样,用“民情日记本”记下187条群众诉求并全部办结,书生气自然转化为泥土香。
三、以担当为刃劈开前行荆棘
香樟树历经风霜方能成材,年轻干部需在攻坚克难中锻造铁肩。当前X正处于生态价值转化的攻坚期,尤需你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当先锋。
(一)在改革深水区锤炼破冰魄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场深刻变革。要敢闯“无人区”,探索GEP核算结果在项目审批中的应用,推动“空气罐头”“负氧离子指数”成为可质押的生态资产。像雷公尖乡试点“碳汇交易”那样,用市场化手段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这种突破性思维,远比按部就班更有价值。
(二)在矛盾交织处磨砺解题智慧。历史遗留问题如同缠绕藤蔓。处理景区经营权纠纷时,要既讲法理又通情理;化解征地补偿矛盾时,需既守底线又寻平衡。水口乡干部用“圆桌议事会”解开20年林权纠纷的实践启示我们:只要心中有民、手中有策,再复杂的结也能解开。
(三)在时代浪潮中永葆奋进锐气。面对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大潮,要主动拥抱“元宇宙+生态旅游”“AI导游”等新业态。清华文化小镇团队运用VR技术复原古驿道盛景,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的案例证明:年轻干部的创新锐气,正是破除同质化竞争的利器。
四、以纪律为尺规范成长年轮
树木不修不成栋梁,干部不严难担大任。年轻干部要像维护政治生态林般守护廉洁底线。
(一)勤掸“思想尘”,筑牢防腐堤坝。初入干部队伍如同树苗抽枝,易受病虫侵蚀。要建立“青廉导师制”,通过参观荷塘廉洁文化馆、观看《镜鉴》警示片,让“70后”干部用亲身经历讲述“第一次拒绝宴请”的心路历程。这种警示教育,比空洞说教更撼动人心。
(二)常破“心中贼”,涵养清风正气。警惕“小节无害论”的麻痹思想。审批项目时多问“该不该”,招商引资时多想“能不能”,服务企业时多思“为不为”。像工业园区干部那样,在客商送来“辛苦费”时毅然退回,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乡镇党委书记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