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以产业提质为“主引擎”,在动能转换中筑牢发展根基
一是让传统产业“强筋健骨”,在转型突破中焕发新活力
二是让新兴产业“聚链成势”,在抢滩占优中培育新优势
三是让产业生态“枝繁叶茂”,在环境优化中厚植新动能
二、以城乡融合为“突破口”,在品质提升中绘就和美画卷
一是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在强村富民中展现新面貌
二是让城市更新“温度更暖”,在精雕细琢中彰显新气质
三是让城乡一体“纽带更紧”,在要素流动中构建新格局
三、以民生共享为“落脚点”,在共建共治中增进百姓福祉
一是让就业创业“渠道更宽”,在增收致富中夯实幸福基础
二是让公共服务“供给更优”,在均衡普惠中提升生活品质
三是让社会治理“效能更高”,在平安和谐中筑牢发展底线
……
区委书记在全区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用一整天时间实地观摩了XX个高质量发展项目,既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的技改项目,也有新兴产业“新苗成森林”的科创项目;既有扮靓城乡“面子”的民生工程,也有夯实治理“里子”的基层创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大家直观感受到了全区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火热劲头,也清醒看到了不同板块在推进力度、创新深度、落实精度上的差异。召开这次推进会,就是要以项目观摩为“镜子”,照出发展短板;以交流互鉴为“钥匙”,打开突破思路;以加压奋进为“号角”,凝聚攻坚合力,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下面,我结合实际,从三个方面谈一些意见建议,大家共同交流。
一、以产业提质为“主引擎”,在动能转换中筑牢发展根基。产业是区域经济的“筋骨”,项目是产业升级的“细胞”。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产业提质作为核心任务,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产业规模与发展质效“双向提升”,让老产业焕新活力、新产业挑起大梁。一是让传统产业“强筋健骨”,在转型突破中焕发新活力。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而是“潜力产业”。我区传统制造业占工业总量的XX%,这些扎根多年的“本土军团”,既是稳增长的“压
……略……
科创载体,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实验室成果更快转化为生产线效益。特别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政府要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创新人才补贴等方面“真金白银”支持,让企业创新“有底气、有甜头”。要聚焦“优生态”强服务,建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搭建“技术+资本+市场”对接平台,完善产业标准、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让新兴企业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新兴产业发展不能“贪大求全”,而要“精准聚焦”,只要我们在某个细分领域形成“技术高地”“产业洼地”,就能吸引资源要素“滚雪球”式集聚。三是让产业生态“枝繁叶茂”,在环境优化中厚植新动能。产业竞争不仅是项目之争、企业之争,更是生态系统之争。打造良好产业生态,既要“筑巢引凤”,更要“固巢养凤”。要在营商环境上“更用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等极简审批,建立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专班,让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特别是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府部门要主动当好“店小二”,对企业诉求“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家在XX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要在要素保障上“更精准”,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统筹,推行“标准地”出让、“亩均论英雄”改革,把有限资源向优质项目、潜力企业倾斜。比如在人才工作中,既要引进“高精尖”领军人才,也要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人才培育基地”,让各层次人才都能在XX找到用武之地。要在园区平台上“更聚焦”,开发区、高新区要发挥主阵地作用,明确“一园一主导”产业定位,加快“腾笼换鸟”,推进“区中园”建设,打造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集聚区。镇街工业园要立足错位发展,聚焦“小而精”“专而特”,培育一批“镇域经济增长点”。产业生态建设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创新环境、人文环境,让XX成为企业成长的“热带雨林”。
二、以城乡融合为“突破口”,在品质提升中绘就和美画卷。城乡是高质量发展的“双轮”,既要让城市更有“气质”,也要让乡村更有“韵味”,更要让城乡之间“血脉畅通”。我们要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在规划、产业、生态、治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家园。一是让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在强村富民中展现新面貌。乡村是高质量发展的“腹地”,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就守住了发展底线。要以“产业振兴”强根基,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比如XX村依托XX发展特色果蔬种植,带动村集体年收入突破XX万元,这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动实践。要以“环境整治”美家园,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打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农村人居环境。特别要注重保留乡村肌理,保护传统村落、古树名木,让乡愁有“落脚点”,让乡村有“记忆点”。要以“治理创新”促和谐,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治理体系,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做法,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们要培育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乡贤返乡创业,让乡村振兴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二是让城市更新“温度更暖”,在精雕细琢中彰显新气质。城市是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既要“颜值高”,更要“内涵深”。要以“规划引领”优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多规合一”,让城市发展有“章法”、功能分区更“科学”。特别是要注重留白增绿,建设“口袋公园”“街头绿地”,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要以“功能完善”惠民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断头路打通、农贸市场升级等民生工程,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比如正在实施的XX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仅解决了居民“如厕难、停车难”问题,还引入了智慧安防系统,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要以“文化传承”塑特色,深入挖掘我区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历史街区保护、非遗项目传承,让城市在更新中留住“根”与“魂”。特别是要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在建筑风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