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严纪律、强作风、优服务、提效能”纪律作风整顿动员会上的讲话

04-14 笔杆子素材库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卫生健康系统纪律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动员全系统以“严纪律、强作风、优服务、提效能”为主题,开展一次刀刃向内的作风革命。这是县委县政府着眼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回应群众健康需求、净化行业生态的迫切要求,更是我们每一位卫生健康工作者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下面,我围绕“四个聚焦、四个强化”,讲四点意见。

  一、聚焦政治站位,深刻把握纪律作风整顿的极端重要性

  卫生健康事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对卫生健康系统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基层能力薄弱、服务效能不高等短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大……略…… 检查编造健康扶贫档案,被省督导组通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医护人员每天填写12份台账,挤占诊疗时间。这种“留痕主义”不仅背离医疗本质,更透支了群众信任。

  三是服务冷漠,态度生硬。部分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如县妇幼保健院挂号窗口因推诿患者被投诉13次;某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与患者发生肢体冲突,造成恶劣影响。这种“衙门作风”严重背离医者仁心。

  四是廉洁失守,监管缺位。药品采购、设备招投标、医保基金使用等领域仍是腐败易发区。如某医院检验科主任收受试剂供应商回扣,导致试剂价格虚高30%;某卫生院虚报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套取国家补助资金。这些案件暴露出权力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这些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个别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不牢、“两个维护”缺失,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宗旨意识淡化。作风问题无小事,一次“吃请”可能演变为权钱交易,一次“推诿”可能酿成医患冲突,一次“造假”可能透支政府公信力。我们必须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把纪律作风整顿抓到底、抓到位。

  三、聚焦关键举措,全面打响作风整顿的攻坚战役

  作风整顿重在行动、贵在实效。全系统要围绕“学、查、改、立”四个环节,打一场作风建设的翻身仗。

  第一,以“学”铸魂,夯实思想根基。将作风教育纳入干部培训、党员活动日的重要内容,开展“学党章、强党性”“学典型、树标杆”系列活动。领导班子带头讲党课、谈体会,组织观看《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假如我是患者”换位思考大讨论,引导党员干部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自觉抵制“红包回扣”“人情处方”等潜规则。

  第二,以“查”纠偏,深挖问题根源。从即日起开展为期半年的作风整顿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医疗服务、药品采购、医保基金使用等关键领域,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暗访督查、大数据筛查等方式,全面起底“推拖绕”“吃拿卡要”“小官巨贪”等问题。建立“红黄蓝”问题整改台账,对群众反映的挂号难、检查贵、床位少等问题实行销号管理。对查实的案件,无论涉及何人,一律严肃处理、公开通报,释放“零容忍”信号。

  第三,以“改”提效,优化服务流程。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就医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挂号、缴费、检查结果查询等功能。深化“互联网+医疗”服务,推广在线预约、远程诊疗,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开展“优质服务标兵”评选活动,将服务态度、廉洁记录与职称晋升、绩效分配挂钩。

  第四,以“立”固本,健全长效机制。针对药品采购、基建工程等高风险领域,建立“阳光采购”平台,实行招标全程留痕;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轮岗交流等制度,破除权力寻租空间。探索建立“医德医风观察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患者代表参与监督,构建全方位监管网络。

  四、聚焦责任落实,确保作风整顿取得实效

  作风整顿能否见效,关键在责任落实、关键在长效机制。全系统要构建“党组统筹、纪委监督、单位主抓、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我任组长的作风整顿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监督检查、案件查办三个专班。各医疗卫生单位“一把手”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对作风整顿不力、问题反弹的单位,实行提级约谈、挂牌督办。

  二是严格监督问责。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要全程参与整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