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重温党史故事学习课件: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金色名片”。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永远吹冲锋号,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党的历史上,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模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留下了许多作风佳话,是今天我们加强作风建设的鲜活教材。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便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这方面,很多老一辈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扎实有效地开展调查研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拜师人民善察民情
毛泽东是我们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榜样。正是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毛泽东才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据统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不下60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到各地调研不下57次、约2851天,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调研。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师,真正洞察民情、解决问题。
以人民为师,紧密依靠群众。毛泽东以满腔的热忱,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尊人民为师,不懂就问、不清楚就问、不了解就问。他调研非常务实、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他还始终依靠群众,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他认为,在调研中要做到与人民群众惺惺相惜,“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毛泽东乐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善于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调查对象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尊重。
善于“察言观色”,与调查对象交心。1943年冬,鲁中区委书记江华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毛泽东见到他后,询问起山东和沿途见到的群众生活情况。江华汇报说,一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了解,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毛泽东因此教导说:我们的干部,每到一个地方,要察言观色。察言观色,就是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穿得怎么样,脸色怎么样,情绪怎么样,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就了解到了群众生活的基本情况。当然,这还是不够的,但了解群众的第一步,应当是察言观色。江华晚年由衷地说,毛主席的这番教导使他受益终身。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关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