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区委统战部部长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04-11 笔杆子素材库

  目录/提纲:……

  一、筑牢“思想作风”压舱石,在“铸魂”上强根基

  一是以“理论清醒”筑牢信仰之基

  二是以“政治自觉”校准价值取向

  三是以“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

  二、锤炼“担当作风”硬脊梁,在“实干”上见真章

  一是在“直面矛盾”中涵养斗争精神

  二是在“攻坚克难”中强化执行能力

  三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领任务、破难题,形成“头雁效应”

  三是在“创新突破”中激发工作活力

  三、树牢“服务作风”风向标,在“为民”上践初心

  一是以“主动服务”破除“衙门习气”

  二是以“高效服务”破解“中梗阻”

  三是以“精准服务”提升“获得感”

  四、绷紧“纪律作风”警戒线,在“律己”上守底线

  一是以“制度刚性”规范权力运行

  二是以“监督常态”拧紧责任链条

  三是以“家风建设”涵养清廉本色

  五、构建“长效作风”保障网,在“长效”上见真功

  二是以“关键少数”引领作风建设风尚

  三是以“文化浸润”厚植作风建设土壤

  ……

  区委统战部部长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同志们: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也是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作为基层统战干部,我们肩负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责任,必须把作风建设融入思想深处、嵌入工作细节、落在服务实处,以作风“小切口”推动事业“大提升”。结合工作实际,我从五个方面谈些认识和体会。

  一、筑牢“思想作风”压舱石,在“铸魂”上强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思想的外化。加强作风建设,首先要从思想“总开关”入手,解决好“为什么干、为谁干、怎么干”的根本问题。一是以“理论清醒”筑牢信仰之基。理论上的坚定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统战工作政治性强,涉及民族z-教、非公经济、党外代表人士等多个领域,每一项工作都关乎“国之大者”。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课题,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比如,在处理z-教领域问题时,既要掌握政策法规“工具箱”,更要从“两个维护”的高度把握工作方向,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方向”。特别要防止“以干代学”的实用主义,克服“学用脱节”的表面文章,

  ……略…… 

  不能“绕道走”“踢皮球”,而要敢于“揭锅盖”“拔钉子”。比如,在处理z-教场所历史遗留问题时,要主动牵头协调各方,既讲政策法规,又讲感情温度,在“硬碰硬”中实现“软着陆”。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把困难挑战作为“练兵场”,在一线摔打中学真本领、练真功夫。二是在“攻坚克难”中强化执行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区委关于统战工作的决策部署,最终要靠基层干部落地见效。去年我们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初期面临场地选址、资源整合等难题,通过建立“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机制,逐个击破瓶颈,最终打造了多个特色平台。这启示我们,抓落实要“下绣花功夫”:一要“精准施策”,针对不同统战对象特点制定方案,避免“一刀切”;二要“闭环管理”,建立“部署—落实—反馈—改进”链条,防止“虎头蛇尾”;三要“以上率下”,领导干部带头领任务、破难题,形成“头雁效应”。三是在“创新突破”中激发工作活力。新时代统战工作对象新、领域新、要求新,靠老办法“行不通”,凭旧经验“不管用”。比如,针对网络人士“线上活跃、线下分散”的特点,我们探索“线上建群、线下建家”模式,通过举办“新阶层·新力量”网络沙龙,有效凝聚了一批新媒体从业者。这说明,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因势而变”:一要“眼睛向下”,从基层实践中找灵感,把“土办法”提炼成“金点子”;二要“开门问策”,多听党外人士意见,让他们成为工作创新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三要“容错纠错”,鼓励干部在合规前提下大胆试、大胆闯,营造“敢创新、善创新”的氛围。

  三、树牢“服务作风”风向标,在“为民”上践初心。统战工作是“团结人、凝聚人”的工作,本质上是“服务人”的工作。要把“用户思维”贯穿始终,让统战对象感受到“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一是以“主动服务”破除“衙门习气”。有的干部对待群众“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对待企业“重招商、轻服务、缺跟进”,这本质上是作风不实的表现。去年我们开展“民营经济服务月”活动,主动上门收集企业诉求,协调解决了30多个具体问题,得到广泛好评。这说明,服务要“往前一步”:一要“走出去”,常态化开展“进企业、进园区、进商会”活动,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二要“沉下去”,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党外知识分子创业等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清单”;三要“融进去”,把服务寓于引导之中,在帮助解决问题中增强政治认同,实现“服务力”向“凝聚力”转化。二是以“高效服务”破解“中梗阻”。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上。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统战部门承担着联系服务非公经济的职责,要当好“店小二”“服务员”。比如,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知晓难”“落地难”问题,我们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政策直通车”,通过专题解读、案例分析等形式,让惠企政策“精准滴灌”。同时,要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跟踪反馈”机制,避免“踢皮球”“推诿扯皮”,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路”。三是以“精准服务”提升“获得感”。不同统战对象需求不同:党外知识分子注重事业发展平台,新阶层人士关注社会认同,侨眷侨属关心权益保障。这要求我们“精准画像”“分类施策”:比如,为党外代表人士搭建“建言献策直通车”,让他们的意见建议直达决策层;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立“创业导师库”,提供法律、财税等专业服务;为侨企开展“暖企行动”,帮助解决用工、用地等实际困难。精准服务的关键在于“把工作做到点子上”,这需要我们常做“换位思考”,多问“如果我是他们,需要什么帮助”,真正把服务做到心坎里。

  四、绷紧“纪律作风”警戒线,在“律己”上守底线。统战工作涉及党外人士安排、经费使用、政策落实等事项,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做到“清清爽爽干事、干干净净做人”。一是以“制度刚性”规范权力运行。“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加强作风建设,制度是“硬约束”。要针对统战工作中的廉政风险点,比如民主党派成员发展、民族z-教资金使用等,建立完善议事规则、审批流程、公示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决防止“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实在嘴上”,对违规违纪行为敢于“亮剑”,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以“监督常态”拧紧责任链条。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