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总体上都得到了贯彻落实,也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在落实中央重大决策的过程中,思想不够统一、措施不甚得力、效果差强人意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一直特别强调在从严治党中抓好中央政策的落实问题,要求全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落实工作,并多次强调严明党纪尤其要严明政治纪律,要求“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看到,在中央重大决策的执行中,“八项规定”的落实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这一决策在中央作出后,通过自上而下雷厉风行抓落实,在各个层面都得到有效实施,使我们党集中统一的组织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其效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深入研究这一决策有效实施的基本经验,并加以概括和推广,对于新形势下落实中央重大决策、进一步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总结借鉴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经验
中央提出并落实“八项规定”,是基于党的性质任务和面临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作出这一决策的主要背景在于:一是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是党的宗旨和力量所在,也是我们党的一条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这一历史经验;二是我们党正面临着历史方位的历史性转变,“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使我们党的自身建设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任务;三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建设都需要我们提高执政能力,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突出问题,都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因此改进作风是一个关键;四是新时期党的作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略…… 反弹、反复。从目前情况看,虽然还一定程度上存在执行“八项规定”不严甚至抵触的问题,但是总体上落实“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干部作风的新常态,其约束作用正全面显现出来。
(三)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用“八项规定”示范。典型带动是我党极其重要的工作方法。从严治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中央又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并上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提了出来,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目标,一个现实的途径是把“八项规定”作为作风建设的典型,通过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使党的作风、干部作风率先改进,进而对党的政治、思想、组织等建设产生连带作用,进而从全局上形成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利局面。当然,要发挥好“八项规定”的典型示范作用,必须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落实好“八项规定”,要全面落实,不留死角,更不能死灰复燃;二是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工作,要切实深入研究“八项规定”实施的必然性、可行性、有效性、规律性,找出其有效实施的原因,分析当前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只有这样,“八项规定”才能从具体对策变成普遍经验,从干部作风变成全党风气,从一时之制变成长效机制,进而影响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的主要成效
“八项规定”出台后,全党层层落实,中央率先垂范,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严格监督,很快形成了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的有效机制。实施近四年来,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不正之风受到明显遏制。中央“八项规定”出台的初衷,就是以有力措施刹住干部作风滑坡的现状,为从根本上解决作风问题创造条件,因为“党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是来自党内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从实施的效果看,遏制不正之风取得了初步胜利。一是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据不完全统计,202x年1月至11月,中央和国家机关113个部门和单位本级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与20xx年全年相比,下降幅度分别为42.9%、38.1%和10.9%。二是文山会海现象初步解决。各级领导干部逐步摆脱文山会海,走出机关大院,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深入基层蔚然成风。许多领导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走进基层,零距离接触群众,实打实解决问题。一些地方制定意见,推动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虽然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存在少数干部为官不为、消极应付、变相钻空子等问题,治理的形势仍然严峻,但总的来说干部作风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改观,各种不正之风都受到极大遏制,干部作风呈现出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相关制度日益健全完善。作风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要看制度是否能够健全起来,并能够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以完善公务接待、财务预算和审计、考核问责、监督保障等制度为抓手,努力建立健全立体式、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可以说,经过层层建章立制,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和党的优良作风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这是党的作风持续向好的重要标志。这种制度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有制度建设的_。为强化制度约束、用制度保障中央八项规定的执行,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1+20”的制度建设框架,涵盖预算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临时出国、会议活动、办公用房、领导干部待遇、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以及审计、纪律监督等各方面。二是主干制度立法取得突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一次上升到党内条例的高度进行立法,体现了中央对这一工作的高度重视。20xx年11月25日,中央发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共12章、65条,是党政机关做好节约工作、防止浪费行为的总依据和总遵循,对于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截至目前,相关制度已陆续出台,包括《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等11项,还有近10项制度将陆续出台。三是各地相关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实际逐级制定改进作风的制度措施,同时注重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升华为制度,基本形成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体系。有的地方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就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出明确规定;有的地方制定《改进作风加强制度建设计划》,梳理出需要制定或修订的制度和需要进一步抓好贯彻执行的制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四是初步形成了一个保障中央重大决策实施的有效机制。通过开展一系列制度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已基本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形成了一个包括宣传教育机制、政策转化机制、组织领导机制、法纪约束机制、示范带动机制、检查督促机制、社会压力机制在内的保障机制,使中央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带动了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在干部作风,而根本解决要看社会风气,通过改进干部作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是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改进干部作风促党风政风,进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已成为作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据国家统计局对31个省区市3.1万名普通群众的电话调查显示,96%的受访者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_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满意态度,其中53.5%的受访者表示“很满意”,88%的受访者相信中央“八项规定”能长期执行,81.1%的受访者认为身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改进。与此同时,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楼堂馆所的豪华”等的治理也效果显著,许多党政机关开始自觉过紧日子,一些单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