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道路交通的弱势群体,其交通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近年来,xx县大队通过完善设施、强化管理、创新宣传等方式推进儿童交通安全工作,展现出校门口交通拥堵变畅通、家长临时停车变整齐、儿童交通事故零发生的良好现状。
一、特色做法
(一)路面管理方面:路面秩序管理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校警家三方联动”: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及时维护校园周边警示标识标牌,有效预防事故发生;202x年在学校门口安装限速标志牌xx块,安装减速带xx米,安装铁马栏杆xx个,全力保障学校儿童交通安全。
二是重点查处接送学生车辆,在上下学高峰时段,于校园周边设置固定检查点与流动巡查组,重点查处超员、使用非载客车辆接送学生等违法行为,严打“黑校车”违规运营;
三是严格落实“护学岗”工作,制定“一校一策”护学方案,城区学校按“1警+2教师+4志愿者”配置护学岗,农村学校实行“派出所包片+村委协同”模式,确保重点时段见警率100%;
四是督促学校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每学期开展校园交通安全评估,重点排查出入口视线盲区、校内道路限速标志缺失等问题,限期整改并公示结果。
(二)宣传教育方面:基层交管宣教民警实践中发现,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宣教先行”理念,紧扣儿童认知特点构建“三位一体”宣教体系。我们探索形成“三式”工作法:
一是情景式教学,联合学校打造模拟交通场景,通过“角色扮演+实景演练”让儿童在红绿灯转换、斑马线通行等场景中掌握避险技能;
二是互动式体验,通过“交通安全飞行棋”“安全头盔西瓜实验”等实物游戏化教学,以直观感知强化规则……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