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市委秘书长在2025年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03-19 笔杆子素材库

  同志们:

  在全市积极奋进、全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齐聚于此,召开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意义重大。形式主义严重阻碍工作推进、消耗基层精力,与我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背道而驰。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充分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在行动上更加坚决有力。

  (一)坚守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形式主义的存在,使得基层干部无法将精力集中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让我们回归初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通过精简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和形式,我们能够更快地响应群众诉求,提高服务效率,增强群众的……略…… 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会议形式,减少人员聚集和时间浪费,确保会议能够真正解决问题,避免会议流于形式。三是提升文件会议质效。对文件和会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文件精神得到有效落实,会议决策能够及时执行。定期对文件和会议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文件起草和会议组织方式,切实提升文件会议的质量和效果,避免文件一发了之、会议一开了之。

  (二)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一是科学制定计划。加强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统筹协调,制定年度计划,明确督查检查考核的重点和频次,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根据不同工作领域和阶段特点,合理安排督查检查考核任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秩序。二是完善考核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减少形式主义指标。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发展为导向,制定具体、可量化的考核标准,避免考核过于注重材料、留痕等形式,引导基层干部真抓实干。三是创新考核方式。采用实地调研、随机抽查、大数据分析等多种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书面汇报和材料报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避免考核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三)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优化数字办公环境。一是清理整合平台。对各类政务APP、工作群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功能重复的平台,减少基层干部的操作负担。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平台运行稳定、功能实用,避免基层干部在多个平台之间来回切换,浪费时间和精力。二是规范信息发布。明确平台信息发布规则,避免随意发布、过度发布信息。严格审核信息内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有用,减少无效信息对基层干部的干扰,让基层干部能够及时获取重要工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提升数字素养。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数字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数字工具的能力。引导基层干部正确使用政务平台,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工作失误和时间浪费,充分发挥数字办公的优势,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规范创建示范和节庆展会论坛活动,合理配置资源。一是严格活动审批。建立健全创建示范和节庆展会论坛活动审批制度,对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严格评估。控制活动数量,避免盲目跟风、重复举办,确保活动能够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促进交流的作用,避免资源浪费。二是注重活动实效。明确活动目标和任务,精心策划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发展为出发点,避免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切实让活动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提升活动的实际价值。三是加强活动管理。对活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活动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严格控制活动经费,杜绝铺张浪费,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我们要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供坚实保障。

  (一)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树立正确政绩导向。一是优化考核指标。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纳入考核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加大对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减少对形式主义指标的考核,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工作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二是完善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综合运用自我评价、上级评价、群众评价、第三方评价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的工作表现。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确保考核公平公正,避免考核流于形式。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等挂钩,对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激励干部积极投身到整治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导向。

  (二)规范干部借调制度,保障基层工作力量。一是严格借调审批。建立严格的干部借调审批程序,明确借调条件和期限。严禁随意借调基层干部,确需借调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确保借调工作合理规范,避免基层工作力量被过度削弱。二是加强借调管理。对借调干部进行统一管理,明确借调期间的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定期对借调干部的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