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矿井公司的“平凡英雄”:个人先进事迹风采录

03-17 笔杆子素材库

  

  矿井公司的“平凡英雄”:个人先进事迹风采录

  

  先进事迹总览

  

  【矿工精神礼赞】钢铁脊梁的使命担当

  在煤海深处的战线上,矿井工作者以钢铁般的意志谱写着奉献者的赞歌。这群特殊的劳动者常年奋战在千米地层之下,直面复杂地质构造与高强度作业的双重考验。巷道检修工蜷缩在仅容侧身的作业空间,如同精密仪器般调试每颗螺栓;采掘工人在煤尘弥漫的工作面,以汗水为墨书写生产日志——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托举起能源保障的千钧重担。

  【三个"特别能"精神图谱】

  在矿工_中,三种卓越品质铸就了独特的精神丰碑:

  攻坚克难之韧:某次井下突发透水险情,抢险队员在齐腰深的积水中连续鏖战16小时,手持风镐的振动让虎口渗血,刺骨寒水浸透工装,却无人撤离阵地,最终成功疏通排水通道。

  善打硬仗之智:面对液压支架突发泄漏的紧急状况,技术团队创造性采用"模块化替换法",在狭窄空间完成精密维修,将常规48小时的抢

  ……略…… 

  、示范记录。系统讲解《煤矿电气设备检修规范》技术标准38项,培养出5名持证中级电工,班组月度故障排除效率提升40%。

  重型装备技改实践

  面对DTL120型皮带机驱动系统升级工程,主导完成三项技术创新:研发液压顶升定位工装,将7.5吨电机的安装精度控制在±0.5mm;设计模块化布线方案,缩短电气接线工时65%;创新采用热成像预检技术,提前发现3处隐性缺陷。

  在为期12天的改造攻坚中,日均工作16小时,主导完成182项关键工序。改造后设备综合效率(OEE)由68%提升至89%,能耗降低21%。该项目荣获集团五小创新一等奖,带动班组安全工时突破8000小时纪录。

  

  

  匠心独运的降本增效实践

  自制工装破解维修难题

  在矿井公司生产运营体系中,设备维修环节的成本_与效率提升始终是效益管理的关键课题。面对特殊规格螺母拆装作业中存在的工装适配难题,维修班组长展现出卓越的工程智慧。针对常规工具难以匹配异型螺母、专用工具采购周期长且成本高昂的痛点,该班长创造性实施废旧材料再生利用方案:收集矿井退役钢板材料,运用精密加工技术自主研制专用套头扳手。

  通过三维建模确定工装参数后,采用激光切割工艺进行坯料成型,经数控机床精密切削与热处理工序,最终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工装体系。经现场测试,该套工具组不仅实现与异型螺母的精准啮合,其洛氏硬度达HRC45-50,抗拉强度突破1200MPa,使用寿命较市购产品提升3倍,使单次维修工时缩减58%,年节约工装采购费用逾12万元。

  精密再造技术实现备件再生

  在矿井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该班长开创性地建立"失效分析-修复评估-再制造"三位一体的备件管理体系。针对皮带轮、齿轮等易损件的局部失效问题,运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磨损量检测,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修复方案。以堆焊复合修复技术为例,采用药芯焊丝电弧增材工艺恢复尺寸精度,配合数控车削加工实现形位公差≤0.02mm的再制造标准。

  统计显示,该修复体系使备件更换周期由平均7天缩短至8小时,关键设备可用率提升至99.3%,年节约备件采购成本超80万元。更通过建立修复工艺数据库,形成包含12类、37项再制造技术的企业标准,为矿井行业备件管理提供了创新范式。

  设备功能再造的逆向工程

  面对库存积压的退役设备,该班长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实施功能再造。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设备数字孪生模型,结合巷道工况参数进行适应性改造:对转载机实施铰接式结构改造,使转弯半径由5m缩减至2.8m;对破碎机进行模块化重组,处理能力提升25%的同时能耗降低18%。

  改造过程中创新应用退役零部件54件,节约改造成本47万元。经改造的8台设备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20万元,设备利用率由15%提升至92%,形成"退役设备价值评估-功能再造-效益核算"的完整管理体系,为行业设备资产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人文关怀构建卓越团队

  在井下230米深处的E3-2作业面,某员工踝关节扭伤应急处置中,班长运用矿井应急救援规程,创新采用多功能担架快速转运方案,在28分钟内完成伤员升井,较标准流程缩短40分钟。日常管理中建立"三必访"机制(伤病必访、家庭变故必访、思想波动必访),累计开展家访127次,解决员工实际困难43项。

  这种以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