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业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大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创业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笔者对xx县创业就业工作开展了调研,谈点粗浅看法。
一、主要成绩
近三年来,我县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近5000人,每年完成困难人员再就业600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就业实现了动态清零,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均在5000人以上,现我县在外务工人员超过15万人,年经济收入超过20亿元。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加大”、“五个完善”上:
一是加大了就业政策宣传力度。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电子显示屏等媒介作用,积极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题宣传”、“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月”等宣传活动,把各项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进行层层宣讲,并设立固定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和短信招工信息平台。去年还在白牙市工业园和东冷公路等工业园区及交通要道设置大型固定广告牌4处,小型宣传牌600多块,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激发了全民创业促就业的激情。每年初和日常都不定期开展大型现场招聘会,每年提供招聘岗位近万个,近3年来,通过不同类型的招聘会,为县内外企业输送员工8000多人次。
二是加大了就业技能培训力度。近年来,我县创新“课堂讲授+政策讲解+后续服务”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全面推行“培训—就业—服务”工作新机制,大力开展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等工作。近3年来,开设了汽车驾驶、汽车修理、蔬菜园艺、企业在职职工定向培训、创业培训等专业培训项目,培训总人数达3万余人,使大部分在乡或外出就业人员均掌握了一技之长。
三是加大了困难群体创业就业服务力度。我们围绕“九补两贷三扶持”(即:1、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一次性岗位补贴,2、小额担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贴息,3、扶持公共就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高技能人才培训能力建设。)政策,积极帮助“4050”和困难人员就业,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人员的就业援助,做到“出现一户、核实一户、纳入一户、帮扶一户、清零一户”。对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行了“就业援助、岗位援助、资金援助”等方式的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率为100%,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以内。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机制,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自xx年以来,将城市保洁、保绿、保卫、保畅等岗位开发为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城镇下岗失业等人员860多个,为促进城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困难下岗职工发放社保补贴2700多万元。
四是完善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我局按照“夯实基础、整合项目、规范服务、整体推进”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目前,全县共录入劳动力资源信息达到16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9886人。
五是完善了创业就业扶持体系。我局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广泛开展就业再就业等援助扶持工作。近三年,我县共发放小额贷款1.28亿元,扶持2700多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000多人。积极组建创业专家咨询团,为创业就业提供高效的智力支撑和便捷的就业服务。创建了“温州商贸城”和“创业一条街”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现已有102家经营户进场创业,安置就业263人,其中,大学生12人。近3年来,全县共扶持大学生创业102人,安排未就业大学生见习66人。同时,把典型推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已连续两年评选表彰全县创业之星20人。
六是完善了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县建立健全了县、乡镇、社区、村四级网络服务平台。县里成立了人才流动服务管理中心,在办事大厅设立了创业就业服务窗口,设立了用工信息发布电子屏,每年发布用工信息9000多条,每天滚动播出5小时以上。还拟在每个村聘请人社专干一名,负责兼职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企业用工信息发布、就业服务政策宣传等人社相关工作,形成城乡一体、信息贯通、平台到村、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七是完善了劳动维权正常机制。全县劳动监察、劳动仲裁队伍基本健全,履职履责基本到位。近年来,受理查处劳动投诉案件160多起,为农民工追讨工资586万元,受理调处劳动纠纷案件130多起,劳动维权涉及务工人员1370人次。为确保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得到保障,我县于xx年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凡开工项目必须按项目资金2%先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后方可办理开工审批手续,目前,已收取保障金600多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全县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能得到及时兑付。
八是完善了失业保险保障机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失业保险工作步入正常轨道。我们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防失业、促就业”作用,加大了失业保险征缴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失业参保覆盖面。目前,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和部分厂矿企业纳入了失业保险范围,每年征缴失业保险基金超过380万元,xx年和xx年为105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7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县创业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新常态深入分析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目前,全县大规模工业企业不多,劳动力总量还存在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时,就业结构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发的城乡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弱势群体就业等矛盾也十分突出。
(二)我县创业就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县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功能不强,目前,虽有一所职业学校,但规模小、设备少、技能培训单一,其他如农业等部门培训又未能有效科学整合,影响了我县技能培训实效。
(三)县级配套就业专项资金短缺。近3年来,国家拨付我县就业专项资金不足6000万元,县财政也十分困难,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对就业扶持力度,特别是资金方面也难以按政策完全扶持到位。
(四)部门联动服务机制不够健全。创业就业是全社会大事,需要很多部门共同努力,特别是劳动维权等方面,单靠人社部门一家或几家难以形成合力。
三、工作建议
(一)积极帮扶创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要加大就业专项资金配套力度,积极落实“九补两贷三扶持”等各项优惠政策。二是适当增加人社工作经费,确保创业就业工作运转正常。
(二)夯实基层平台,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一是要完善县、乡、社区、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加大投入力度,适当增加工作人员力量。二是要确保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专职专用,并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完善征缴政策,提高失业保险征缴率。一要扩大征缴范围,二要建立拒交、拖欠失业保险责任追究联动机制,三要完善失业保险金发放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的积极作用。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县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