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在全市“放管服”改革现场会上的发言

02-28 笔杆子素材库

  目录/提纲:……

  一、聚焦“最先一公里”,应放尽放、放出活力

  一是减事放权

  二是减负惠民

  三是减时增效

  二、聚焦“中间一公里”,应管尽管、管出规范

  一是监管权责分明

  二是约束机制严明

  三是内控机制健全

  三、聚焦“最后一公里”,应服尽服、服出满意

  一是深化扁平服务

  二是深化智能服务

  三是深化定制服务

  ……

  在全市“放管服”改革现场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放管服”改革工作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聚焦“最先一公里”,应放尽放、放出活力

  一是减事放权。厘清承接事项。不折不扣承接国省市下放行政许可事项,该取消的一律取消、该调整的一律调整、该合并的一律合并,202x年以来累计取消88项、变更24项,承接落实率达100%。厘清权力清单。系统细致开展权力清单动态调整,逐一明确管理权限、责任事项、监督方式等要素,及时公布202x年县本级行政许可事项250项、行政征收40项、行政确认36项、下放乡镇(街道)5项。厘清服务目录。从实从细编制公布两批“四办”清单,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1107项,占比达98%;认真执行《XX市公共服务事项动态调整规则(试行)》,修订公开202x公共服务事项目录367项,下沉乡镇(街道)32项、村(社区)6项。

  二是减负惠民。证明清到底。持续开展减证

  ……略…… 

  程精简至3个、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提前实现国务院5年内压缩到5个工作日目标。

  二、聚焦“中间一公里”,应管尽管、管出规范

  一是监管权责分明。明晰监管主体。大力推动行政执法资源整合、队伍磨合、业务融合,建立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文化市场等4支局队合一综合执法大队,保留国土、安监、卫生计生、劳动监察等执法机构,初步形成相对集中、纵横联动的综合行政执法网络。创新监管机制。出台《XX县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建立检查名录库45795项、执法人员目录库258人,推广联合检查、联动监管,有效解决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问题。202x年完成抽查对象基数抽查2727次,完成抽查计划97.11%,抽查结果公示率100%。规范监管行为。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实施办法》《纪委监委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方案》,定期开展专项行政执法监督行动。县纪委监委系统将“放管服”改革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民营经济领域“三为”“五盯五治”“10+X”专项整治,致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去年以来,共查处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案件24件。

  二是约束机制严明。完善年报公示机制。督促指导各类市场主体履行年报公示义务,及时掌握企业存续和经营情况。全县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每年年报公示率全部达90%以上,累计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512户次、专合组织75户次,经营异常个体工商户2482户次。完善信用惩戒机制。建立健全“黑名单”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联合惩戒机制,实行“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不断增强市场主体自律性。202x年,全县累计公示行政处罚信息2922条、“黑名单”信息1243条。完善分级分类机制。根据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风险程度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结合日常监管、质量抽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等,将市场主体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类确定监管方式、监管频次,切实织密扎牢企业监管网。202x年,9户企业、41户个体受到降级处理。

  三是内控机制健全。加强线上监督。制定《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政务大厅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等20余项规章制度,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网上监管系统,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3个自建大厅进行实时监管、动态提醒,确保各项审批和服务事项在阳光下运行。加强现场巡查。建立政务服务日常巡查台账,每天4次集中巡查、2次随机巡查,每周不定时抽查,随时掌握窗口工作状态、服务质量。202x年,全县通过效能监察发现问题26个、通报12次。加强公众评价。安装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器,公开评议二维码,大力推广“短信评”“电话评”“扫码评”和“现场评”,完善现场回访、“12345”回访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去年以来,我县“差评”回访率、回复率均达100%,企业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

  三、聚焦“最后一公里”,应服尽服、服出满意

  一是深化扁平服务。重置集中服务窗。将行政审批、社保、就业等42个县级部门(单位)、496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分类设置医保、社保、行政许可三大区域综合窗口31个;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按照“一窗受理+N项服务”模式,据实设置民政残疾、社会保障等综合服务窗口。打造民生服务圈。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轴心,在周边一公里内配套民政、残联、退役军人事务、车辆管理等16个民生部门,建成一公里民生“服务圈”,形成整体联动、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