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科学主义文学阐释学的三种范式

02-26 笔杆子素材库

科学主义文学阐释学的三种范式

在建构中国自主的文学阐释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找到中西方文学阐释学的共性因子,以此为基点,建构既有中国民族性又融合世界普遍性的文学阐释学范式。

  历史地看,中西方文学阐释学发展中存在一种共通的科学主义阐释范式,其将理解的真实性等同于意义的客观性,试图通过对文学诸要素相互关系的阐释来达到对文本意义的客观性理解。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图文互释范式

图文互释是一种将图像与文字互相参证、互相生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的意义理解范式。

  我国古人即有研机析理的普遍性学术习惯。

  中国图像史书《通志·图谱略》记载:“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这种穷文究理的习惯,从理论史主流叙事与图像史边缘记录的双重视角来撷取各类文献、文档、图片、影音中留存的历史真相,通过对其考释编目,去伪存真,达到意图的重建与真理的体验。

  书籍史的发展显示,上古史书,“左图右史”,表明图文互证在历史书写中的重要性。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写载其状”“曲得其情”,图与文互释互证,蕴含历史书写对客观主义的真理性诉求。

就意义客观性而言,对文本的究文析理原本归于语言表意专长。

  但就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