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素材库 首页

国企公司总经理在2025年职代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02-14 笔杆子素材库

  

  国企公司总经理在2025年职代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由我代表局班子作2025年工作报告。同时,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x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集团党组年度““七大任务”,以局第七次党代会和“145”深改目标为牵引,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与风险挑战,完成合同额XX亿元、营业收入XX亿元、利润总额XX亿元,全面实现逆势增长,合同额提前实现“万亿三局”,跃居湖北百强企业首位,获评“中国建造建筑工程品牌企业”,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成绩。

  局属单位争先有为,展现出竞相发展、蓬勃向上的态势。一公司、三公司、二公司、基建投公司合同额进入集团子公司前10,总承包公司、华南公司、西北公司、北京公司、华东公司合同额进入集团直营公司前10,其中一公司、总承包公司分别位居首位。一公司、总承包公司、城投公司、壹品公司利润总额超过XX亿元。总承包公司、华东公司、华南公司、西南公司、国际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完成年度目标且同比增长。

  过去一年,我们重点推进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力拓宽业务赛道,营销攻坚实现新突破

  11个省市合同额位列集团第一,广东省合同额突破XX亿元:西北区域合同额同比增长XX%,月度付款80%以上项目合同额占比提高XX个百分点。一是高端房建稳中向好。机场、医疗、厂房、体育场馆等公建项目合同额同比增长XX%,斩获广东省委党校(21亿元)、昆明长水机场(59亿元)、成都京东方(47亿元等重大项目。二是基础设施增长迅猛。完成合同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线性工程XX亿元,同比增长XX%,公路业务合同额位列集团第一。斩获沈阳地铁10号线(45亿元)、江西弋南高速(48亿元)、大连长海大桥(12亿元)等重大工程。三是投资运营逆势上扬。地产业务实现一线城市全覆盖,新增土地储备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拿地规模位居全国第7;销售额XX亿元,销售规模保持全国前20强。综合投资带动自营建安合同额XX亿元,位居各工程局首位,中标扬州大运河项目(80亿元)等重点工程。壹品物业获“中国金钥匙”授牌,牵头运营中国建筑科技展,获集团公开表扬。四是能源环保成果丰

  ………… 

  。

  (五)着力改善现金流,经营质量得到新提升

  一是全力推进催收清欠。成立7个督导组,穿透帮扶三级单位收款,及时支付分供方欠款,建造业务经营性净现金流XX亿元。二是全力推进存货去化。浦江之星首开劲销XX亿元,汉韵公馆首开去化XX%。全年商业存货去化XX万m,实现资产清理XX亿元。三是全力推进高风险债权化解。提级推进风险地产债权清收,狠抓重特大案件执行,实现风险地产化债XX亿元,诉讼案件确权XX亿元,诉讼回款XX亿元,挽回损失XX亿元。与此同时,我们坚决落实集团党组部署,深入推进党建经营融合,扎实开展中央和集团巡视整改,认真组织党纪学习教育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净化企业生态,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过去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全局上下承压奋进、克难攻坚,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展现新气象、迈向新阶段,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在此,我代表工程局经理层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工程局成立60周年,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极其重要、意义非凡。做好全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图强”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集团党组年度“七大任务”坚定不移做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主力军、排头兵。

  2025年主要目标是:合同额XX亿元,营业收入XX亿元,利润总额XX亿元,“一利五率”全面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总体要求。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9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两优两重”,巩固高端房建领先地位

  房建业务是我局的基本盘,今年要全面提升营销品质,确保合同额XX亿元。

  1.培育优质客户。上半年修订客户管理办法,统筹客户识别评级认定、开发维护、回访反馈全周期管理,优化局总部、分局营销平台客户维护体系,督促维护单位责任上肩,确保全年战略客户合同额占比不低于XX%,形成核心“客户群”。四季度,对全国型战略客户、产业客户开展满意度调查,进一步深化战略互信,强化合作深度。

  2.打造优质项目。市场部牵头,发布重点项目清单,明确营销主责单位,直接参与营销策划编制,定期召开营销推进会,统筹资源调配、策划编制和投标组织工作,全力落地深圳机场T1/T2航站楼(115亿元)、苏州新国际展览中心(20亿元)、北京核心区Z8/29地块(160米)等重大项目,确保重点责任状项目中标率不低于XX%。

  3.深耕重点区域。发布核心市场机构布局优化方案,指导各单位差异化机构设置和业务布局,形成分局和营销平台统筹,号码公司和属地公司主责,专业公司协同,投资和建造共同发力的深耕格局,确保全年集团首位度省份不少于11个,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地区合同额分别不低于XX亿元、XX亿元、XX亿元,西南、西北区域不低于XX亿元,北方区域不低于XX亿元。

  4.聚焦重点领域。总结产品线管理、资源、技术优势,编制机场、高科技厂房等核心产品线宣传画册和营销手册,开展产品线营销专题培训,提升专业营销能力,确保全年机场、高科技广房、医疗卫生产品线合同额分别不低于XX亿元、XX亿元、XX亿元。

  (二)攻坚重大项目,扩大基础设施市场规模

  基础设施是我局业务转型的重要支撑,今年要全面发力“六大产品线”,确保合同额XX亿元,其中“六大产品线”合同额XX亿元。

  1.做优产品线。基础设施事业部要强化营销策划、组织和复盘,通过资源赋能、模式创新、技术支撑,提升中标率。铁路业务要聚焦热点区域,三级联动攻坚长铁路(30亿元)、汉阳站(20亿元)等项目。地铁业务要发挥属地法人平台优势,重点突破成都地铁五期(90亿元)等项目。公路市政业务要加快突破湖北投资新模式,打造一批超100亿元高速项目。水利业务要加快启动资质升特计划,统筹攻坚三峡水运新通道(410亿元)等项目。矿山业务要以产品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重点攻坚贵州煤矿技改项目(50亿元)等工程,培育新的增长点

  2.做强事业部。基础设施事业部要发挥业务统筹职能,强化对各单位的支撑赋能。一是打造核心产出区。要按照“专业化+区域化”原则,制定区域分工地图,形成属地单位主责、旗舰单位协同,共同发力的深耕格局,全力打造“2155”核心产出区二是强化指挥部管理。开展指挥部运行情况检查和年度考核评价,总结推广成都地铁27号线等优秀管理经验,持续强化指挥部管理职能,确保14个局级指挥部关键节点完成率100%,产值完成率不低于110%。三是加快基建人才培育。发挥基础设施人才中心作用,做实基建产品线专业序列建设,加快开发知识地图和核心课程,开展基础设施专项培训,培育核心人才队伍,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履约能力。

  (三)补齐能力短板,推进投资运营量质齐升

  投资是我局提升效益和品牌的重要手段,今年要全面提升管理能力,确保土地储备货值不低于XX亿元,综合投资带动自营建安不少于XX亿元,运营业务营业收入XX亿元,投资回款比100%以上,实现利润总额XX亿元。

  1.全力做优地产开发业务。坚持“一流地块、一流产品、一流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聚焦一流地块。布局一线城市一流地段的核心地块,加大保障房、定向开发、代建项目拓展力度,构建多元拿地渠道,推动上海杨浦风貌遴选(货值120亿元)等项目落地。二是打造一流产品。完善客研体系,强化产品研究,提升地产业务核心产品力。发布品质_实施细则明确关键节点品质要求,强化过程督办和刚性考核,确保2025年交付节点按时完成。构建统分有度、立体多元的地产统一品牌,策划品牌宣传,做好品牌维护,提升品牌影响力。三是提供一流服务。健全物业服务体系,构建量化服务标准,用好智慧物业集成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支撑高品质物业服务。定期组织工地向小业主开放,做好业主沟通互动和需求响应,为业主提供增值应用场景和增值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四是完善管理机制。要加快地产业务适应性改造,一季度,明确局总部、二级单位、城市公司、项目公司职责边界,确保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适配调整到位。要修订投资平台和项目考核办法,优化项目全过程评价体系,出台关键岗位差异化考核方案,提升考核的导向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2.全力做强综合类投资业务。一是聚焦重点领域。灵活运用“资金+”“开发+”“运营+”等多元模式,聚焦高速公路、铁路水利等重点基建领域,紧盯“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运营”一体联动的综合开发领域,重点推进广州新机场高速(137亿元)深圳梅林关(98亿元)等百亿级项目落地。二是加强关键节点_。一季度,制定投资项目可研风险共担机制,全面梳理关键_节点,每季度通报和督办进展情况,将项目激励与可研目标挂钩,确保关键节点达成率不低于90%。三是加强投资风险_,制定投资项目合规底线管理标准,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定期发布风险预警清单,“一项一策”制定整改方案,确保乌鲁木齐奥体中心等重点项目风险全面化解。四是强化投后管理。健全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从项目合规、投资风险、现金流、效益目标等维度,抓好项目评价及整改落实,保障项目平稳高效推进。

  3.全力做大城市运营业务。一是聚焦关键赛道。城市空间运营要加快模式孵化和存量盘活,确保营收不低于XX亿元。公共服务运营要全力扩张市场规模,确保营收不低于XX亿元。城市全域运营要聚焦市政环卫、智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细分赛道:确保营收不低于XX亿元。二是完善管理体系。组建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和运营团队,统筹管理城市运营业务,明确三大赛道责任主体,构建壹品公司、城投公司为主,建造单位市场协同,专业公司技术支撑的业务发展体系。发布运营业务内部协同方案,明确协同管理机制,鼓励各单位全力拓展运营业务。三是建立数字运营平台。投资业务中心牵头,整合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