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着力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效
(一)锚定稳增长关键目标
(二)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
(三)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与服务
(四)推动国有企业降本增效
二、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一)优化资本布局方向
(二)调整产业发展布局
(三)完善企业组织布局
(四)加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三、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全面完成改革提升行动任务
(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三)完善公司治理体系
(四)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
四、切实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一)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自身改革
(二)强化主责主业管理
(三)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四)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
五、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履行社会责任
(二)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三)维护安全稳定大局
(四)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
六、加强党的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市国资委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XX市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关键之年。XX市国资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监管、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持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XX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效
(一)锚定稳增长关键目标。聚焦核心经济指标,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增长。推动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稳步增长,确保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增长平均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保持企业财务结构稳健,降低财务风险。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强化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从业人员人均利润额,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营业收现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及时回笼,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
…………
引导国有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推动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完善企业组织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加强对同质化业务的整合,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减少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对亏损企业的治理,通过资产重组、业务调整等方式,帮助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加强对“两非两资”的清理退出,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四)加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引导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强与其他地区国有企业的合作交流。支持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全面完成改革提升行动任务。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加强对改革任务的跟踪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革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模式和案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推动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三)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形成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加强董事会建设,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提高董事会决策水平。加强监事会建设,完善监事会监督机制,提高监事会监督效能。
(四)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经理层成员的任期、职责、考核指标和薪酬待遇,实现经理层成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用人机制和薪酬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四、切实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一)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自身改革。优化国资监管机构职能配置,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资本运营、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监管。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监管规则和流程,提高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二)强化主责主业管理。加强对国有企业主责主业的管理,明确企业的发展定位和核心业务。建立健全主责主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企业的主责主业。加强对企业非主业投资的监管,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规模和风险。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完善考核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效益导向,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奖惩、任免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的监测和预警。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和审核,防范决策风险。加强对企业资金链的管理,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稳定。加强对企业_投资的风险防控,防范_投资风险 ……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全文或代笔。
请点击👉 mooonya 👈联系老师